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入剡名山思转遐,云岚晨夕候高牙。


宁无逸兴歌天姥,大有闲情赋若耶。


万岫分青悬梵刹,千岩飞翠落官衙。

一麾环佩下甘泉,双管横操百代权。


灿烂图书游洛日,飞扬文字入秦年。


风云八座长秋近,象纬三台太乙悬。

中弇名山迹已沦,太函高座定何人。


传衣两地归南岳,赐履三天上北辰。


大厦纷纭罗国士,孤查浮没问波臣。

翘首湘潭半夕阳,谁传词藻赋高唐。


宗盟一代闻三李,伯仲千秋见二王。


北极云霞回指顾,东山日月谢行藏。

八代文章睹典型,鸡林重译购题铭。


无劳大泽夸云梦,久识钧天奏洞庭。


禹庙冠裳回百吏,胥台樯橹压千灵。

白面登坛寸管驰,纵横九域让蛾眉。


神龙大海双飞日,老骥中原独步时。


丽赋梁园春雪满,长歌蜀道暮云迟。

碧瓦雕甍玉作台,真从人世蹑蓬莱。


盘空日月三天近,抱郭南山万井开。


冠盖乍逢梁苑集,帆樯初望越城回。

矫矫群龙集,抡才作赋场。


楼船移采石,斧钺驻钱塘。


宦业三台重,乡书一水长。

风裁百僚长,绣斧曳朱衣。


姓氏书长乐,光芒彻太微。


楼台三竺绕,卤簿六桥飞。

为羡虔州路,依然借寇行。


关西群吏送,岭北大僚迎。


日拥雕戈艳,霞飘画毂明。

昔人比贵宦,绣锦以为衣。


当昼与夜行,故乡归不归。


每评会稽章,不及相州记。

柳玭著家法,马援述交情。


人称世济美,谁谓公惭卿。

投簪久矣老沧洲,共说神仙是隐侯。


衣剪烟霞轻豸绣,家营云水比菟裘。


数茎瑶草千年绿,九月黄花一径秋。

总宪霜台荷主恩,诸生衿佩日趋门。


拥驺南出逢新命,赐履西行奉大藩。


益部早占星使入,蜀都今更讲堂存。

臬官难称是闽中,遗爱堂堂得比公。
姓字丹青太史笔,岁时笾豆素王宫。
一生姜桂那时辣,百死江湖必向东。
玉立明光,才业冠伦,汉历方承休运。
江左奏功,塞垒宣威,紫绶几垂金印。
岁晚归来,望丹极、新清氛祲。
臬府群工表,言官百世公。
君王资稷契,台阁起黄龚。
吴越联闽服,蛮夷偃汉风。
危君英妙年,独往志千载。
天马出名驹,空行见风采。
昨日衔书到空谷,甚欲留之不能待。
海上飓风久不来,一日示我破柱雷。
乘此便欲归蓬莱,炎州四时无落叶。
大木不效躯干折,怪事何止犬吠雪?蓬门土锉虽足怜,日月昼夜行青天,借尔楚竹洗蛮烟。
龙节猗皇皇,六辔忽如流。
圣主命大吏,出按东南州。
东南何所有?榕荔蔽山丘。
闽粤古城东,千岩半梵宫。
冒寒寻水石,尽日倚虚空。
钟鼓何须急?
壶觞亦有终。
宿酒初醒,秋已老、故人来别。
情味恶、从前万里,不堪重说。
大抵男儿忠孝耳,此身如叶心如铁。
江郊歇马一从容,再近光仪咫尺中。
自喜昌黎怜贾岛,敢期工部际严公。
林亭每侍金尊酒,草阁时来玉佩风。
自昔南台肃纪纲,明公此日更堂堂。
秋霜落处无萧艾,绣斧行时得豫章。
贺监湖中看月色,蓬莱阁上望天光。
御屏多写大臣名,故老尤关圣主情。
每从翠华行阁道,或承丹诏作长城。
尚衣蛱蝶飞罗袖,内府蒲萄满玉罂。
十载孤怀郁不开,二年谈麈得重陪。
亦知久聚难为别,纵复相逢有此回。
野老共遮骢马路,仙翁合管凤凰台。
听讼堂闲可设罗,遂教僻壤遍弦歌。
良筹既殛螳当毂,善政曾闻虎渡河。
弼教以刑持己重,无心之德感人多。
辞章、经术两超然,海内闻风亦有年。
文信豚鱼韩子檄,恩赒粟麦范公船。
东南任重屏藩寄,教化功深礼乐宣。
黄初七子仰前基,廿载廉勤受特知。
讲学堂高施绛帐,宣威部肃拥朱旗。
人瞻北斗钦风度,我向龙门愧品题。
价留鸾掖有文章,此日旌旄镇海疆。
众望巍巍崇鲁殿,舆情历历数甘棠。
培才不惜金针度,选士频操玉尺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