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笔阵万人敌,风韵玉壶冰。
文章万丈光焰,论价抵连城。
小试冯川三异,无数成阴桃李,寒谷自春生。

三朝巍巍韩侍中,烂然彝鼎书元功。


西戎北狄问安否,九州万里涵春风。


子孙继踵皆将相,我犹及拜西枢公。

公去蓬山轻,公归蓬山重。


锦囊三千篇,字字律吕中。


文章实公器,当与天下共。

春到寒汀百草生,马蹄香动楚江声。


不甘强借三峰面,且为灵均作杜蘅。

昔诵离骚夜扣舷,江湖满地水浮天。


只今拥鼻寒窗底,烂却沙头月一船。

仪凰当瑞九韶成,何事栖鸾滞碧城。


公退萧然真吏隐,文名藉甚更诗声。


句从月胁天心得,笔与冰瓯雪碗清。

秃翁衰雪涕垂颐,仿佛三生懒散师。


浃髓沦肤都是病,倾囷倒廪更无诗。


笑看笔格网丝遍,闲数窗棂花影移。

昨遣长须迓诗老,人言已过阊门了。


梅边肠断傍寒溪,诗老官忙应未知。


何时真访山中许,已办竹深留客处。

枕前百念忽纷然,旧学新闻总现前。


现到天明无可现,依前还我日高眠。

藤枕频移触画屏,无憀滋味厌残更。


寒鸡且道贪眠著,窗纸如何不肯明。

远道悠悠日暮云,愁眉今日为君轩。


残灯独照江东集,短梦相寻白下门。


即事想多梅蕊句,有谁堪共桂花樽。

半世轻随出岫云,如今归作卧云人。


小山有赋招游子,大块无私佚老身。


禅版梦中千嶂晓,鬓丝风里万花春。

学粗知方耻为人,敢崇凶貌蚀诚真。


义难阿世非忘世,智不谋身岂误身。


逐遇宽恩犹得禄,归冲腊雪自生春。

闻说淮民未免饥,春头已掘草根归。


羡君稛载还山去,要挟星郎大字诗。

尽道吾庐登陟难,上人得得到相看。


莫言无物堪延待,也有茶浇舌本乾。

西归累岁却朝天,添得囊中六百篇。


垂棘连城三倍价,夜光明月十分圆。


竞夸凤沼诗仙样,当有鸡林贾客传。

闻说学诗如学仙,怪来诗思渺无边。


自怜犹裹痴人骨,岂意妄得麻姑鞭。


曾似千军初入阵,清于三峡夜流泉。

愿得诚斋句,铭心只旧尝。


一朝三昧手,五字百般香。


弦绝今何苦,衣传拟自强。

杨监全胜贺监家,赐湖岂比赐书华。
四环自斸三三径,顷刻常开七七花。
门外有田聊伏腊,望中无处不烟霞。
灞桥忍冻两眉攒,汉殿含香别一般。
粉面固宜垂紫袖,锦裳何必著中禅。
禁庭侍史令同宿,宫帽花枝故自栾。
官府新辞上界仙,碧瑶洞口晋桃源。
默存常在清都境,归去休芜靖节园。
为问隆楼并杰阁,何如易野及平原。
十年不侍殿东头,临水登山隐者流。
一眼瞳方无异相,三层勾曲有巍楼。
幸殊王粲非吾土,何事庞公不入州。
姑射山前雪照人,长安水畔态尤真。
步摇翘玉中心整,璎珞涂金四面匀。
常笑荼醾藏浪蕊,独陪芍药殿馀春。
江南十月方肃霜,小槽初滴鹅儿黄。
颇思指动异味尝,门正张罗谁末将。
披绵强来推不去,枯虾欲进止之户。
尺壁之珍城价买,寸金之土连郭外。
岂知风月不论钱,谁主谁宾眼为界。
斯楼广大由心胸,应有嘉客倾坐中。
诚斋万事悟活法,诲人有功如利涉。
嗟我大类醯鸡然,时复一窥瓮中天。
日出杲杲安问萤,弨挂翻翻谁受檠。
大哉风行水上涣,一夕泮尽峨峨冰。
山中无历记时节,望月巡檐探花发。
适看如来金粟布,旋观姑射肤凝雪。
春自春兮秋自秋,总把繁枝插满头。
孝子因亲不爱肤,忠臣为国亦忘躯。
一毫不拔何为者,此姓渠名枉共朱。
羽衣当日望尧云,薰殿临风和舜琴。
龙已乘云弦已绝,披图我亦涕沾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