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不用问田园。
十载归来故旧欢。
一笑从知春有意,篱边。
越王台上送将归,远树空林带夕晖。
苍峡断猿双泪下,碧天寒雁一行飞。
只愁白发流年暮,不问青山旧业微。
梁狱书成泪未干,天涯流落畏途难。
杼投已信曾参语,袍赠谁怜范叔寒。
逆旅相逢愁咄咄,故乡归去路漫漫。
京华正是热官地,公独胡为起归意。
家传相业百未施,请佩左符聊一试。
相君道德人中英,达识早保悬车荣。
昔时俱是一儿童,今日相看两秃翁。
旧约对床心自喜,新诗入梦句仍工。
吾衰已觉身如幻,汝老犹疑气吐虹。
五十馀年别故山,今朝底事挈家还。
老来报本思宗祖,不为豪夸里巷间。
冯公岭上翠摩空,下视群山千万重。
想得行人归意速,又穿云树过前峰。
忆昔东坡老,曾吟陌上花。
我今归故里,卉木正光华。
有弟自吾里,相从两月馀。
老来归日少,别去见时疏。
鱼队犹前日,鸰原尚故居。
分符几载守维扬,喜有能声达帝乡。
报国尚思葵向日,乞身偏觉鬓成霜。
五湖天远鸿初举,三径秋深菊未荒。
参佐藩维鬓久斑,投簪今喜故乡还。
身辞北阙红云下,家住南城碧水间。
篱菊未荒三径在,沙鸥相对一心闲。
云间自昔多才俊,二陆文章著西晋。
君家兄弟际明时,袖然并以能书进。
文皇在御涣纶音,双凤翩翩入翰林。
浙之东兮君所居,嗣先业兮宗文儒。
早年俊迈风骨殊,渥洼飒爽千里驹。
一从振足登云衢,才猷卓荦罕与俱。
蓐收司令大火流,金井凉生梧叶秋。
玉堂词客叹衰老,振袂翩然思退休。
封章晓上五云里,恩命旋颁倍忻喜。
常闻七十古所稀,我今行年当此时。
镜中朱颜已非昔,鬓边玄发半成丝。
汝来官舍兹十载,定省晨昏恒不改。
碧空下凉露,玉树生秋风。
朝回别行客,目送南飞鸿。
青冥浩无际,去去不可从。
鸟倦归旧林,鱼潜依故渊。
物性尚如此,人道岂不然。
张君清流彦,早岁志精专。
吾宗出关西,夙昔清白门。
后裔日云盛,派衍流益分。
建安遂占籍,瓜瓞绵以蕃。
西风一夜扫残枝,处处寒砧捣客衣。
我正思归归未得,却于江上送君归。
湖海俄经三十年,无端一念忆生缘。
梦中复做还乡梦,禅外重参逆旅禅。
踏碎暮云投古寺,冲开积雪望炊烟。
枌榆离别几春秋,作计吴中祇谬悠。
回首故园三叹息,喜公归路两经由。
怀乡谁不思邱首,游宦余方愧督邮。
词场凡马洗之空,学海波中得老龙。
尚韵许人赓白雪,正声惟我识黄钟。
素王不作无明主,贱子何之可附庸。
吾教落南无祖师,问谁传得祖师衣。
渊明抵掌今诚是,伯玉摇头昨似非。
相谢十州风月去,自担千古圣贤归。
谁续寂寥洙泗弦,濂溪一转至伊川。
只今洛派从头数,之子龟山第二传。
他道已融归正道,后天犹办入先天。
白头有如新,倾盖或如故。
乃知意气间,投分自有处。
魏公使汉南,风采耸一路。
早岁孤迎养,庭闱草自春。
那知清野久,却喜白头新。
楚水寒摇锡,蛮花净熨巾。
莫笑孤帆岁暮归,病人常忆故园扉。
梅知渐暖何曾落,芹忍馀寒未敢肥。
最恨隔船难买酒,只怜临水易沾衣。
路绕荒丘水接天,寂无风雨亦萧然。
泪红原不因今日,头白何曾是暮年。
百尺藤萝缠古庙,几家烟火隔平田。
新生溪树尽成围,行过朱门事已非。
草满不知何处立,路迷犹似未曾归。
井鱼见日穿萍没,谷鸟惊蛇出穴飞。
学得青歌未白头,也携尊酒上扁舟。
杯边枫叶从今落,梦里江声自古流。
虹饮远溪明夕照,蝉吟衰柳怨重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