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出仕虽无补,归耕宁买田。
聊将报明主,庶不愧前贤。

随牒人间鬓欲疏,归耕且复补东隅。


甑炊地碓新舂米,衣拆天吴旧绣图。


有圃免烦官送菜,叩门翻喜吏徵租。

掩涕发陈编,追思二十年。


门生今白首,墓木已苍烟。


报国如乖愿,归耕宁买田。

伊昔歌鹿年,公兄我如弟。


詄荡宽酒德,参差偕宦轨。


北风吹转蓬,升沉自兹始。

郭公交若浅,三吴自深惠。


精心拊黔首,耽眼摄墨吏。


昔者揽辔余,今兹杖钺地。

俯仰天地间,有才不易真。


李侯治吴兴,捭阖乃如神。


秋霜有时抑,春雨靡不伸。

胜流奚必远,居然在亲故。


孝友出名家,之子饶远度。


托隐不违俗,御华时抑素。

刘君瑚琏姿,温文实天至。


避岁时自远,履荣恒若浼。


于物不取赢,苦县有深契。

中丞雅自负,珠玉生唾咳。


出牧抗悍王,黔黎有深爱。


开府襄汉滨,与余实为代。

昔余客武昌,诣台受束约。


夫君实同好,居体意相托。


天然圭璋器,何必问雕琢。

中丞夙精悍,斤斤握铨柄。


未底不惑年,赐履遍吴境。


精心搜伏匿,用重抑贪横。

廷尉负雄辨,衮衮不可竭。


乘时握铨衡,所登必耆哲。


肮脏平津门,栖迟步兵辙。

抑之司徒裔,秉操更清绝。


当其谢九卿,依然卧寒雪。


坦陀若可亲,磊砢竟难悦。

不朝不野无拘束,白发也添千缕。
竹笠冲烟,棕鞋踏草,旧日沙堤慵住。
孤行谁侣。
居不愿武陵溪下宅,秦人已被渔郎识。
食不愿首阳山上薇,夷叔先我曾忍饥。
从前辙迹不足蹈,出门四顾将焉归。
退之手板愧丞相,渊明束带羞督邮。
纷纷雀鼠待一饱,岂若植杖耘西畴。
刘郎大耳最叵信,刚道田园不可求。
汉水无波楚岫青,归来风月久经营。
要亲稼穑资三径,已试韬钤息五兵。
赐归还食力,百顷有茭湖。
草阁千村远,藤蓑一艇孤。
著书称太傅,持论似潜夫。
半生虚老太平日,一日不知人不识。
鬓毛斑斑黑无几,渐与布衣为一色。
平时功名众所料,数奇辜负师友责。
古城阴、一川新浸,天然尘外幽绝。
谁家幻出千机锦,疑是蕊仙云织。
环燕席。
蓑笠携锄事宛然,敢将踪迹比前贤。
此中风趣吾差识,惭愧宁河过十年。
望天涯、乱鸦枯树,重重云影遮裹。
不知仲蔚庐安在,梦向太行飞堕。
尘敢涴。
旧坊自坏横流成,夸父虞渊抵死争。
今日回思真失笑,龂龂头白两迂生。
甘澍旬来遍近畿,谁知中禁屡诚祈。
潜龙民物何曾释,说与遗黎恐涕欷。
休日频来话梦馀,不成野穫且郊居。
耕夫识字劳殊甚,兼授村童四子书。
芜湖郭里野田花,曾见南朝旧将家。
九月荒茨飞社燕,千年乔木噪寒鸦。
江山风雨殊今昔,文武衣冠起叹嗟!
扶册归舟有孙子,宁辞辛苦答春华。
柴车夙言驾,迢遥越西区。
大田既多稼,雨露亦沾濡。
荼蓼日以繁,课童薅且锄。
伊人露白更葭苍,宾雁俄看起一行。
共叹崦嵫新岁月,幸联桑梓旧家乡。
诗人历下推庭实,野语齐东署弁阳。
江水茫茫山色苍,昔年行役又同行。
六千猿鹤悲君子,八百桑株学武乡。
略仿买田苏玉局,相偕归隐孟襄阳。
岩扉静不开,岚翠环茅屋。
门前散鸡豚,墙外垂绿竹。
丹青托画师,窈窕状溪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