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七月家书远使将,那知今夜泊东昌。
朝来曾与家人说,蜡烛开花鹊噪樯。
小儿遗毒痛难胜,苦道爹爹唤不应。
我实怜渠那得去,淮山深夜对孤灯。
隔岁无书讯,时常作越吟。
遥传一赤素,真比万黄金。
丛菊他乡泪,维桑子舍心。
思去愁千缕,摊来信两封。
雄心随逝水,大事付飞淙。
激愤眦长裂,悲歌发上冲。
谁谓江海深,不知涕泪多。
谁谓长安乐,愁思当奈何。
长安多贵游,骏马横经过。
鲜鲜踯躅花,得得栗留声。
膝前四儿女,竞作嬉春行。
焉知我心深,忧愁不可名。
手剥鳞缄细细看,北堂垂白喜平安。
为怜客里多霜雪,寄得衣来正及寒。
去年走马章台路。
送酒无人,寂寞黄花雨。
又是重阳秋欲暮。
万里平泉梦,谁怜创业难。
已闻封树伐,敢惜赐书残。
鹰击宁论饱,乌栖不奈寒。
乍喜平安报,俄增放逐愁。
亲闱万里老,客境四时秋。
意往形空在,诗成影自酬。
霜凝翠阁。
谩独剪灯花,斜照罗幕。
点检芳心旧事,几多成错。
病起家书至,频看坐夜分。
弟兄传雁影,亲友散鸥群。
尝稻应翻雪,栽松欲入云。
卧看平安字,移灯就枕衾。
儿痴甘废学,母老最关心。
山药来乡味,溪藤寄野吟。
老来肌骨怕寒侵,无夜家园不上心。
万里路行经半载,一封书到值千金。
抗颜璧水知无补,营老菟裘念愈深。
南国梅花开不迟,白云迢递海之湄。
登门应有神仙客,行路能歌麟趾诗。
衣豸陶然承荐锡,种槐频看长新枝。
清平昨奉平安报,环水遥逢华筵开。
七十年逾古稀颂,八千春荷大钧培。
远游岂为黄金贵,极目欣传青鸟来。
忽听家君有报书,时方少息红纱渠。
把缄初启神不戢,惊心藉此欣何如。
念予弟妹能共事,愿托晨昏宽倚闾。
忽见平安字,封题是老亲。
自惊为客久,不敢述家贫。
松菊纵多故,路途惟一身。
昨夜银镫喜缀花,平安两字到天涯。
细看墨沈痕皆淡,只恐彤闱鬓有华。
北墅旧游芜径暗,南楼归梦月光斜。
断肠骨肉死生分,哀叫天高惨不闻。
偷息为留身养母,买山还葬事贻君。
贫儒岂作三公计,荒殡何艰七尺坟。
征鸿过处得瑶笺,不见鸾軿意倍煎。
涧畔寻花思旧日,林边听鸟俟他年。
烟云变幻山仍在,人事凄凉世已迁。
接得家书至,开函不忍看。
母妻艰事畜,儿女困饥寒。
客路五千里,乡思一万端。
又是山城半载过,客中是处寄吟窝。
人如明月圆时少,友似东风散处多。
一第艰难负镫火,十年贫贱托诗歌。
我家平湖边,碧水豁清目。
儿读谁氏书,庭开几株菊。
绿笋可曾抽,银鱼想当馥。
乌鹊每来檐外集,蛛丝时向眼边明。
心知有喜寻归路,今日音书果见迎。
萱草留春瑞气长,二年吴越杳相望。
炉烟正起依南极,乡信俄来自北堂。
委曲备闻逾获宝,欢欣遥想盛称觞。
鴥彼晨风飞,日暮归郁林。
游子尚何得,但寄千里心。
庭闱斑白亲,忆念我亦深。
南国梅花开不迟,白云迢递海之湄。
登门应有神仙客,行路能歌麟趾诗。
衣豸陶然承荐锡,种槐频看长新枝。
清平昨奉平安报,环水遥逢华筵开。
七十年逾古稀颂,八千春荷大钧培。
远游岂为黄金贵,极目欣传青鸟来。
忽听家君有报书,时方少息红纱渠。
把缄初启神不戢,惊心藉此欣何如。
念予弟妹能共事,愿托晨昏宽倚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