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老病江湖上,烦公问死生。


仙蓬虽误到,残锦只虚名。


点滴三更雨,凄凉万里情。

尽道三巴远,那无一纸书。


衰迟自难记,不是故人疏。

年年不是不吟诗,吟得诗成寄阿谁。


留取朱弦不须断,只将瑶匣锁蛛丝。

送老茅屋底,天寒人迹稀。


一觞犹有味,万事已无机。


岁暮塔孤立,风生鸦乱飞。

天末去程孤,沿淮复向吴。


乱离何处甚,安稳到家无。


树尽云垂野,樯稀月满湖。

涂潦访远客,未免褰我裳。


同行二三子,先后相扶将。


达官肯忘势,鳞次升高堂。

青门柳丝昔踟蹰,使君五马玉不如。


北风吹残历下酒,南斗忽堕湘中书。


山城虎豹日妨卧,水国鼋鼍谁与居。

一月霜台屡犯颜,未回天听已身闲。
爱君忧国寸心赤,感物伤时双鬓班。
文举才疏意徒广,子云思苦语尤艰。
持烛圭峰寺,宵谈仆屡更。
一为方外友,都没世间情。
面壁僧犹在,栽莲社未成。
三口丘园旧,离群迹半更。
几时重见面,中夜独驰情。
眠食今何似,头颅尚可成。
新凉欺老臂,索被过残更。
月到思君处,书通在客情。
有家宁免累,作吏转难成。
十口虽无累,三年不易更。
春雷轰令问,枯木嚼官情。
长夜乡心切,何时会计成。
剑外风烟老鬓华,归心更切独孤遐。
明知东郭非吾土,苦认西楼是我家。
万古声名供敝帚,九州意气付浮查。
五溪深锁烟霞,定知不是人间世。
轩然九老,排云一笑,苍颜相对。
星斗垂空,月华随步,酒醒无寐。
笛声吹起南湖水,散作奇葩满园里。
被春收入玉照堂,不逐馀芳弄红紫。
一春开霁能几时,江梅正多人来稀。
衡阳坐叹无来雁,有客偏传雁字诗。
黄菊东篱谁共醉?
碧云南国重相思。
关山千里书归后,梁月三更梦破时。
苜蓿成花酒作泉,龙沙何似鹭洲前。
繁钦赋忆天山夜,王粲军还邺下年。
望阙星光回睥睨,渡江秋色满櫜鞬。
岁入飞黄净虏尘,上书归似玉门人。
边歌醉学伊州曲,河水寒流积石春。
尚有公车留倦客,只今开府用词臣。
忽惊天上寄来书,火尽西园一木馀。
苜蓿有根开绛帐,芙蓉无蒂碎香车。
儒门淡泊思灵鹫,芸阁荒颓泣蠹鱼。
□十春复秋,浮湛朝复夕。
徒深栖岳怀,罗浮望咫尺。
灏想赴铁桥,超韵通瑶石。
含香趋省署,洒酒向都亭。
别去知何日,重来鬓已星。
边尘随客到,海色对人青。
君今犹汉塞,我昔度榆关。
帝迹依然在,仙踪讵可攀。
天高赤雁迥,气暖玉貂闲。
精舍岧峣隔翠微,我来便觉世情违。
疏灯照雨檐花落,短鬓临风木叶稀。
白雁虚疑千里信,青山容得几人归。
胥江一棹暮云疏,心似蛩蛩失駏驉。
正苦春愁难自遣,海风吹到故人书。
含香趋省署,洒酒向都亭。
别去知何日,重来鬓已星。
边尘随客到,海色对人青。
君今犹汉塞,我昔度榆关。
帝迹依然在,仙踪讵可攀。
天高赤雁迥,气暖玉貂闲。
精舍岧峣隔翠微,我来便觉世情违。
疏灯照雨檐花落,短鬓临风木叶稀。
白雁虚疑千里信,青山容得几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