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主人贪睡为贪香,花植窗前意味长。


见说有时魂梦里,化为蝴蝶绕花旁。

病眼昏花懒读书,闭门恬养冉溪愚。


一帘草色蛤呼伴,四壁树阴鸡护雏。


已是归来何用引,本无太极不须图。

寓问发函旧,论交倾盖新。


几年瞻翰墨,今日侍光尘。


御侮烦骁将,扶颠倚大臣。

西望中原懒转头,十年空见水东流。


涂山漫想诸侯会,濠上聊追二子游。


大剑长刀秋正扰,淡烟疏雨暮还愁。

未尽通宵话,犹如一日秋。


壮怀天共远,归意雨同留。


灯烬何明灭,蛩声静应酬。

爱竹君家有子猷,黄花君复向人求。


不妨官事兼幽事,应笑侬归两过秋。

晚香烟冷万金篱,林下何曾必课诗。


如许簿书花一到,便成琼报碧云词。

燕初归。
正春阴暗淡,客意凄迷。
玉觞无味,晚花雨退凝脂。

桃花溪上行杯处,想见烟霞绕旧踪。


一醉便成经岁别,百年能得几回逢。


新霜老树青红间,落日寒山紫翠重。

出郭杖藜轻十里,桥西为访隐君家。


晚风山径吟松叶,秋雨溪田落稻花。


细数交朋能有几,剧谈诗法浩无涯。

君家临川我庐陵,两郡相望宜相亲。


长安城中初结绶,石灰桥畔还卜邻。


扣门问道日不足,篝灯照夜论心曲。

药径香风作阵来,日扶长钁为徘徊。
绿怜地锦经春在,红觉山丹冒雨开。
本草有名俱用识,仙岩可采不须栽。
宵旰轸先虑,岭海屈真儒。
金城素有奇略,不待至才图。
春满洲鹦楼鹤,天付簪山带水,驷马驾轻车。
老向尘埃度岁华,不堪才拙负州家。
天公着意成丰岁,地产无心出异葩。
乱翠绡中双晕脸,抹青山外两凝霞。
政拙才疏祇具员,也应和气到吴边。
乡来偶尔双岐麦,今复申之并蒂莲。
颇觉园丁惊创见,正须骚客赋新联。
粉身截玉慰渠贪,浪迹泥涂遽著篮。
坐缺江生嗟不乐,诗来东老谢分甘。
世间风味鄞江颊,传里形容太史谈。
宦海足风波,汹涌百态动。
更嗟为郡难,一木支桡栋。
利害秦越瘠,谤讟邹鲁鬨。
溪南十里山,有客今渊明。
归来厌城市,著脚鸥鹭汀。
客来笑谈剧,日暮车马行。
高庙中兴初十年,大参内制馀百篇。
心声之发动夷夏,手泽所存传子孙。
得其传者孙之嫡,参自道根至枝叶。
倒指西城我廪高,天公自欲慰民劳。
声名敢望黄丞相,诗律间追何水曹。
三径就荒身似赘,一行作吏事如毛。
怀抱连宵得好开,莫愁波浪与尘埃。
中年已是难离别,此地何妨数往来。
送我扁舟宁作远,唤人归鸟苦相催。
家世传儒业,乡邦耸义风。
将迎无倦色,交友尽名公。
太学飞声早,浮生转首空。
贾生历落非庸子,坐守穷庐足文史。
山田硗确无百亩,日课诸郎力耘耔。
瓶储颠倒得几何,晨夕安能具甘旨。
科名虽细事,文字要新功。
方拙存家学,丰腴与众同。
江湖多我友,台省半诸公。
玉奴弦索花奴鼓,花萼楼前日初午。
梨园子弟列成行,黄衣舞马登床舞。
海棠恹恹春梦惊,新谱《霓裳》初按成。
维扬倾盖意相投,国事当时已共忧。
铁马勤王曾并辔,戎衣护圣每同舟。
山西气概终须在,塞北烟尘漫不收。
子房云裔擅英名,位冠枢庭独本兵。
每愤中原沦半壁,拟将孤剑斩长鲸。
汉中险阻真堪据,关内安危系此行。
长驱敌骑傍淮淝,又是忠贤许国时。
扶义东吴回日毂,宣威西蜀正参旗。
暂逢贝锦辞黄阁,却续金华上赤墀。
安心今得法,问道旧名庵。
雅致追庞老,高风数泐潭。
远公容入社,弥勒本同龛。
妙理居言外,高怀见酒边。
无心千里奉,有意一灯传。
柏树谁能指,虚空莫问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