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问陶彭泽,有田园活计,归来何晚。
昨梦皆非今觉是,实迷途其未远。
松菊犹存,壶觞自酌,寄傲南窗畔。

诸公台省,问先生何事,冷官如许。
甲第纷纷粱肉厌,应怪先生无此。
道出羲皇,才过屈宋,空有名垂古。

晓凉散策,恨西风不贷,一池残绿。
谁与冰轮撝玉斧,恰好今宵圆足。
树杪翻光,莎庭转影,零乱昆台玉。

暮云凝冻,耸玉楼、捻断冰髯知几。
今岁天公悭破白,未放六霙呈瑞。
瘗马发祥,妖麋应祷,终解从人意。

露华凝聚,夜更长、寒压一床衾重。
局缩龟藏灯幌悄,明灭银釭欲冻。
鼻观流珠,肌纹浮粟,敧枕难成梦。

远山如簇,对楼前、浓抹淡妆新翠。
应是西湖湖上景,移过江南千里。
旧日春光,重归杨柳,苒苒黄金缕。

鲍鱼腥断,楚将军、鞭虎驱龙而起。
空费咸阳三月火,铸就金刀神器。
垓下兵稀,阴陵道隘,月黑云如垒。

山之天目,蔚苕峣、第一最佳泉石。
见说老龙高卧处,正拥深深寒碧。
独閟云扉,人思霖雨,未许无心出。

晚烟凝碧。
渐渔村山市,人归寂寂。
有客飞舟还顾访,应讶纶巾敧侧。

云收天碧。
渐风高露冷,群喧初寂。
远浦归舟荒渡口,搴篷横棹堤侧。

天工何意,碎琼珰玉佩,书空千尺。
箬笠蓑衫扁舟下,淮口烟林如织。
飞观嶙峋,子亭突兀,影浸澄淮碧。

危冈立马,是草庐遗址,卧龙曾伏。
鱼水君臣三顾处,雄略数言而足。
莹雪雕戈,摩天巨刃,计让纶巾独。

宿酲微倦,又鞭丝低拂,草头晞露。
牛背村童相借问,云是刘伶之墓。
一颂空传,长埋终此,落叶飘乾土。

元和天子,命裴公秉钺,蔡州重复。
从事为辞持大体,君相同心实录。
雪夜微勤,何须妇女,含泪深宫渎。

琴心欲语。
向花间、奏出闲情无数。
舞榭歌楼游历处,莫笑词仙吟苦。

绿云迷望,系吟舟人在,藕花香里。
摇曳舞衣浑不定,挹取满襟凉意。
素影凌波,清芬入梦,都把铅华洗。

流云乍歇。
又当空推出,一轮明月。
月自多情能照我,怎奈我伤离别。

金风吹遍,剩隋家堤影,江皋书屋。
一洗近来荒索气,玉髓兰膏同沐。
四壁虽空,芙蓉相对,还压新篘熟。

肯嫌春谢,但随云飘动,冷眠湘簟。
蜡屐正宜苔径涩,此处清晖荏苒。
亲扣柴关,瀑香斜挂,全把吴山掩。

云芽乍啜,恐新来、肌骨全因君瘦。
活火煎成丘壑味,略似初含豆蔻。
七碗频烦,恶诗传写,甚觉卢仝陋。

绿香塘上,又催君、去踏尘沙为客。
匣有莫邪龙夜吼,函谷曾织草贼。
口不言功,松楸拄径,暂与鸿沟隔。

四山荒棘,犹争道、国士和诗葬处。
冈势崚嶒吞云水,写就三秦风度。
弹遍青萍,兴来拂袖,不向人间住。

赋归陶令,但锄成南野,云溪一曲。
忽送石麟天上种,绣褓珠光相续。
左倚琴心,右提玉树,此事平生福。

禾城冷淡,阿谁是、司马汉时颜色。
有眼只教看富贵,对坐那分清白。
春到君家,凤巢书帐,虎卧珊瑚格。

疮痍四海,笑澄清计短,须髯如戟。
酒社飘零诗友散,高卧元龙百尺。
女子知名,男儿失意,聊学韩康剧。

载花西去,听霜天玉笛,江城初闭。
柳外重山飞白鹭,愁杀他乡秋气。
雁透平沙,芦鸣骤雨,那得佳情味。

僧楼听雨,厌花侧虫鸣,好秋过半。
记得微醺上画桥,十五雏姬回看。
柳掩筝床,风吹舞帐,的是秦淮岸。

游丝吹尽,为春归、撩乱几人心绪。
欹枕长亭闻玉笛,万事何如故土。
花坠宫帘,燕巢陵树,付与渔樵语。

淋漓梅雨,恣销沉、南渡宫垣烟月。
龙舸争标前日事,刚剩奔涛飞雪。
顾曲周郎,开筵相命,拟待娇歌发。

连朝花谢,惜名花、强欲留春同住。
倦起疾书金缕带,斗鸭阑边旧句。
羽盏传觞,香尘按舞,快事浑无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