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今日春风至,花开石氏园。
未全红艳折,半与素光翻。
点缀疏林遍,微明古径繁。
中庭起崖谷,漱玉下涟漪。
丹丘谁云远,寓象得心期。
岂不贵钟鼎,至怀在希夷。
高情乐闲放,寄迹山水中。
朝霞铺座右,虚白贮清风。
潜窦激飞泉,石路跻且崇。
河水城下流,登城望弥惬。
海云飞不断,岸草绿相接。
龙门无旧场,武牢有遗堞。
六代骄奢地,三春物象繁。
灵湖通涨海,天堑隔中原。
晓渡高帆驶,阴风巨舰翻。
故城故垒满江濆,尽是干戈旧苦辛。
见此即须知帝力,生来便作太平人。
五湖春水接遥天,国破君亡不记年。
唯有妖娥曾舞处,古台寂寞起愁烟。
石城古岸头,一望思悠悠。
几许六朝事,不禁江水流。
断雁西风,瘦驴黄叶,又是关门日暮。
仙梵度、清凉山寺,对凤阙绛云留处。
见长干、宝塔翚飞,总阅尽、天界茫茫尘土。
湖山迤逦接亭皋,前代遗踪有石壕。
别殿佩环归杞棘,修陵凫雁出蓬蒿。
台荒过午樵歌入,寺近经时梵铎高。
中原盗贼正如麻,谁陷名藩事可嗟。
凭吊兴亡无限思,扁舟江上日初斜。
历历黄图绕帝畿,幽燕从古奠丕基。
辽金事去千年久,剩有斜阳似旧时。
烟浪云涛不尽头,夕阳残垒总生愁。
英雄一去成今古,忠义千年贯斗牛。
枫叶芦花秋瑟瑟,龙舟凤舰水悠悠。
谩将遗迹问齐梁,寂寂台城露草荒。
废井尚封陵寝气,初钟不唤景阳妆。
苍茫野水迷官道,高下寒山出女墙。
大火西流渐属金,登楼怀古独伤心。
秦城已废烽烟息,晋岭空高草木深。
落日鸦声依远树,残更萤点聚疏林。
闲来访古对清樽,暗度陈仓事可论。
尚父钓时磻石在,张仙游处道宫存。
玉鸡山上晨啼歇,紫草原头晚色昏。
西出潼关到华阴,油然清兴发胸襟。
希夷洞口荒苔合,玉女峰头古木森。
扪虱忆谈当世务,却金曾愧故人心。
秋风驻马陕州城,召伯甘棠不见生。
避暑宫中丛木暗,望仙台上暮云横。
铁牛镇水终难走,砥柱中流自不倾。
哲人达时命,未遇亦安贫。
我怀沮溺俦,宁惮四体勤。
躬耕有莘叟,道可觉斯人。
古来耕耨劳,秉耒身已践。
四体良亦劬,岁歉饥不免。
沮溺今安在,怀贤兴何缅。
广陵河上路,炀帝昔曾过。
不见琼花发,犹传《玉树》歌。
台荒衰柳在,宫废乱萤多。
扬子江南燕子矶,杨花燕子一时飞。
六朝人物空流水,两晋山川尽落晖。
草色远迷瓜步去,潮声暗打石头归。
苑城遗迹尽烟霞,草色登台起暮笳。
地卷豹湖埋帝辇,山横雉堞抱人家。
风来百舌听经鸟,露泣胭脂坠井花。
台城遗迹动凄其,总为前朝足乱离。
旧路人非芳草在,故宫春尽落花知。
江山白首犹余恨,鸟雀黄昏亦自悲。
江左南朝委劫灰,龙川旧壤辟蒿莱。
古人已往名山在,吾道其南望气来。
供养烟霞岩谷闷,合离风雨鬼神哀。
红尘深处,转愁肠、却忆江南景物。
翳云开,梅雨霁、一片苍崖翠壁。
竹里鸣淙,松间泻瀑,衣袂飞珠雪。
莫向登临起叹吁,故宫今是梵王都。
麒麟馺娑荒荆棘,鹦鹉频伽张苾刍。
辇道久无黄曲盖,寝垣谁置白浮屠。
王气中流甲马营,残星还绕凤凰城。
斯文自可同三代,诸老犹能语二京。
稚帝有车将白璧,太皇无舰载苍生。
宋家事业如汉晋,遗史班班今尚存。
南渡衣冠元帝纪,中山庙社靖王孙。
海门龙去秋潮横,宫树乌啼夕磷繁。
黄沙漠漠起边烽,万里山河落照中。
奸佞遽成南渡计,英雄空誓北征功。
冬青树老无遗种,瑞石山荒有废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