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忘机沤鸟日相亲,鼻祖曾言畏四邻。


幸有山林容此老,不将篱落寄他人。


谁能交结今韩吕,犹记周旋昔郑陈。

端明仙去谱犹存,珍重君侯拂藓痕。


法石白虽无一颗,太仓红已饱千村。

吾家皱玉玉堂红,粹美宁非间气钟。


绝喜诗来相品藻,安知物有不遭逢。

衡门忽有满堂宾,皆诧瞿聃抱送麟。


懒作柳边退朝客,宁为花下弄孙人。


小年置膝尤钟爱,晚岁含饴当食珍。

览公诗十首,起我意何多。


似药驱疑疾,如茶涤睡魔。


月当松皎洁,山隔水嵯峨。

我得圣俞诗,于身亦何有。


名字托文编,佗年知不朽。

酸寒杜陵老,痛饮遗身世。
云安小县曲米春,遥知美味无多子。


犹令此老气如虎,傲兀几以醉为异。

南丰冢木已萧萧,犹有门人守一瓢。


文彩自应传壶奥,典刑犹可想风标。


纷纷但见侏儒饱,寂寂谁歌隐士招。

君有篇章配国风,技兼鼯鼠固应穷。


但令人似千金璧,莫恨门生一丈蓬。


北阮有生宁免俗,蒙庄虽放亦求通。

相国风流元有种,徐卿裙屐固应稀。


青衫好着君犹未,黄发无多我合归。


清梦晓听湖上雨,暮年犹借水边扉。

红尘染尽去时衣,愁入双蓬鬓发稀。


故国几番随梦到,长安十度送春归。


懒看乌帽朝诃马,却忆黄紬昼掩扉。

霜雪频欺老,芝兰日斗芳。


官犹似仇览,句拟学韦郎。


郊岛无前辈,曹刘可雁行。

野老本孤陋,于公荷特怜。


出门今偶耳,倾盖昨同然。


风雨酬一话,诗书当十年。

新雁飞来一朵云,读之毛骨耸寒鳞。


展开大句几钩墨,存想先生满面春。


榻上宾朋谈盛德,山中冠褐混凡身。

谁肯低头老孟郊,譬之草木等荃茅。


倚松人好传闻久,采蕨山深梦寐劳。


飞兔妙摛青玉案,胎仙重脱紫云胞。

秋风入潇湘,千嶂倚天外。


使君挽衰翁,行乐秋色界。


放船下空阔,舒笑凫鹥会。

天知人意喜春娱,故作轻云卷复舒。


风撼花飞铺宴席,雨平沙稳助流车。


蛾颦嫩叶初眠柳,马茁柔椿未荐蔬。

适辞乡邑入平川,春恼轻寒未禁烟。


金印此时交大府,银袍当日接英躔。


清衷正渴摅贤蕴,窳质前知在化甄。

椽笔亲挥善祝诗,老颜筋骨逸如飞。


玉关尚抑动侯入,辽海先欣病鹤归。


顾眄已知增气燄,梦魂犹想接容辉。

满岁穷边喜未还,飞尘犹拟助高山。


一年愿借虽惭寇,万里思归却笑班。


紫塞风烟长冷淡,赤松光景正安闲。

自昔能诗者,如公敏思稀。


清风当世耸,大雅一时归。


京辅方期治,天颜此暂违。

亭馆萧然古岸头,园林虽雅背清流。


感时堪惜芳菲过,拖病须从祓禊游。


归舰逆风乘醉去,落花随水带香浮。

彦国贤推不世奇,两谐交政辱公诗。


如袖事契诚多幸,欲并才名敢固辞。


疏傅退来光汉史,周公归已静淮夷。

绿野堂边种药成,已斑髭鬓复青青。


谢庭子弟皆英物,汉殿公卿半学生。


争捧溪藤求妙画,竞磨崖石乞新铭。

常念文选诗,最爱颜光禄。


君今作此官,诗亦颜之躅。


寻常得君诗,如隼饥见肉。

南䣢黄夫子,生平气凛然。


吟诗旧有癖,写字近方颠。


可惜空山老,须为后世传。

诗词清丽笔如神,犹记同年岁在申。


弧矢志高千万里,烟霄路阔几由旬。


曾无紫气冲南斗,空有红光动北辰。

两脚误随车马尘,江湖岁晚始谋身。


篱边日醉陶元亮,窗外夜呼祁孔宾。


倒著敝衣迎好客,急搜奇句发阳春。

皇天何时生此汉,六十年前岁遇庚。


不使声名惊四海,未教文阵扫千兵。


如今只作痴顽老,晚节犹干造化情。

童稚情亲不记春,白头相见眼犹新。


为文未办送穷鬼,买宅何妨近里仁。


鲁国儒衣原自少,棘门儿戏定非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