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双松足壮帝京色,可惜看松人已无。


天上孤云长独往,域中奇气此能图。


翻风动日僵龙起,屈铁回枝衲臂枯。

寻常弹指声中,优昙偶现空王地。
海棠着锦,丁香衣紫,霞烘烟细。
急管哀丝,青衫白袷,嬉春情味。

今度慈仁寺阁游,翠烟冬日抱重楼。


冥冥绣栱盘空界,袅袅丹梯接帝州。


立傍星辰天北极,坐看云雾海东流。

入寺松阴散鹤群,出城冬旭袅烟氛。


丛篁僻地犹风叶,独雁荒台倍朔云。


不柰旅魂江北断,更看仙侣日边分。

岁寒寻老友。
只萧寺乔松,交情耐久。
吾衰甚矣惫。

独鸟层云尽,惊鸦落木多。


登高堪一赋,送远柰愁何。


阛市空尘雾,僧房自薜萝。

吾欲反悲秋,秋气实快哉。


木落天雨霜,万里无氛埃。


志士如黄鹄,人海厌沈埋。

三年两见客车来,貂敝咸阳我未回。
载酒晴光连睥睨,出城秋色郁崔嵬。
上方台殿诸天远,大漠风烟万里开。
秦京久客待君还,鹿苑相携霄汉间。
地涌飞楼云绕舄,天连孤鸟日衔山。
高寒并见金茎影,禁近初归玉笋班。
赤日行高天,炎威一何赫。
嗟彼执热人,争言手可炙。
良朋有嘉招,坐我松下石。
我昔曾游泰岱间,秦松汉柏相追攀。
霜皮剥落几千载,雷雨昼黑垂空山。
我今走马慈仁寺,便欲追寻怜好事。
直欲凌风去,翻从拂地看。
摧残经百折,偃仰郁千盘。
老阅山河变,阴兼日月寒。
前年屡憩慈仁寺,古松苍翠流云气。
高枝偃盖撑晴空。
低枝攫拿捎厚地。
上层楼、西风瑟瑟,翠蓬吹遍云气。
玲珑窗户罘罳静,烟树满城如荠。
宫阙里。
佛国沧桑,仙根陵谷,太息树犹如此。
摊书客去,题障诗传,都付洛阳残记。
龙蜕何年复生,溜雨皴痕,拿云腾势。
昔我夜顾祠,初为慈仁会。
其时寺半圮,零落殆百载。
肇构既崇闳,重规难狭隘。
朴公图卷失不收,再来犹见前朝楸。
着花老干未觉丑,根节磥坷阴繁稠。
当时树下展图读,沘笔赓续王朱游。
悯忠寺古紧独完,春闰及来看牡丹。
纷纷黄紫类新植,所爱双栝根深盘。
旧围注视似稍长,疏荫交翠禅庭宽。
城南老槐多阅人,未料世事日日新。
精庐幸免兵火烬,其奈时尚憎陈因。
佛移僧逐换青垩,榜书楹句摧为薪。
双松代以三,顷来已一枯。
虽非元明旧,挺立仍不孤。
我昔见松始,中兴正多娱。
街西三寺无一存,慈仁独以松留痕。
双松成三久代嬗,望古销尽渔洋魂。
山光满镜昔登阁,戒公息叟遗孤墩。
向日冷官爱冷花,秋近城西常驻车。
住僧养菊待客选,载归重九犹含葩。
菜畦豆架纷无数,老我重来选花处。
卅年蓄泪来观荷,南泊渐淤花不多。
单车犯雨就北泊,但见葭菼风挼搓。
柳翁圭翁携手处,破船偃岸虚清涡。
国花堂下花如锦,展禊年年就花饮。
不知花萎自何年,别梦绕花垂卅稔。
数丛无乃孙子辈,稚干柔条讵尤品?
乾嘉以来盛觞咏,忍使流风到今寝?
或云辇致贵家园,朱邸潭潭谁与谂?
榜题未改堂庑尽,万事黄粱同一枕。
慈仁寺燔行十稘,突见丹碧成崇祠。
虬松两三犹旧姿,自我不见常汝危。
身历浩劫兀不知,却对霜鬓怜吾衰。
今日已重九,城郭秋气爽。
雅游从群贤,载酒谒遗像。
平生书局随,席间劣函丈。
吾乡王先生,忠孝乃天宠。
间关寇贼中,埋名落徭峒。
计脱父与兄,艰危见智勇。
有明三百年,贤哲迈前世。
惟有经学衰,末流益虚伪。
侈口谈性道,枵腹薄经济。
凉风吹绿草,如我鬓星星。
一片寒山色,秋来不耐青。
夕阳明远水,落叶下疏棂。
地老天荒万事非,徵书迢递此心违。
远游关塞身将老,何处山陵泪独挥。
著作必传羞待访,乡园虽好忍思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