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盛君江海士,直气轧霄峥。


翻为诗书苦,焉知印绶荣?


度辽曾万里,走越更千城。


便是来难得,乡关近慰情。

泰和为郡壮且雄,郁然佳气常葱葱。
文山字水孕灵秀,瑰奇人物生其中。


高家阿翁年七帙,双瞳点漆颜如童。

我生麋鹿群,岩穴性所乐。


寓城看病女,踪迹良踸踔。


神明倘见怜,医药须课效。

侯门幸不曳长裾,数仞宫墙寄广居。


敢诩圣贤真事业,免教陇亩自耰锄。


庭无一事曾挠性,天假闲身且著书。

谩道嵇康七不堪,偶因稽古服微官。


宦情莫敌烟霞癖,儒味聊甘苜蓿盘。


一代勋猷归鼎鼐,千秋书策属单寒。

死后经营恨未申,间关千里逐风尘。


情同毛义膺徵檄,事异王尊叱御轮。


樽酒倘知来一奠,泉台应起问双亲。

十年猿鹤共萧萧,世事驱人肯见饶。


老态岭云风更急,壮心炉篆日还销。


催科政拙民犹病,御侮才疏盗正骄。

绛帐初开识马融,尊罍聊共落新宫。


三千避席方怀古,四十无毡独见公。


尺璧未磨终可荐,兼金久炼要加功。

剥啄谁氏子,清晨过寒院。


瞭然双瞳光,偶坐肆雄辨。


自言同川裔,世列金闺彦。

阴山多风埃,白日下雨雹。


君子何必陋,士气见淳朴。


巴江亦能骚,兰陵善为学。

糟丘尽醉国人狂,谁似东家礼义乡。


万卷短檠磨岁月,一生寒砚敌冰霜。


饭牛坐待扶桑白,战马初归塞草黄。

粲粲新诗堕我前,夜深霜月照琼田。


共惊败榻才三语,大胜尘编更十年。


伏枥世谁怜老骥,浮空君自笑饥鸢。

吴门南望水漫漫,拟欲高飞欠羽翰。


老境思渠甚饥渴,尺书烦子问平安。


自知谱牒俱冰氏,敢厌班资但虱官。

江净孤月寒,山空野梅白。
我是天涯人,却送东行客。


送君直上蓬山首,莫忘西南困征取。

寒窗矻矻数更声,灯火无多独自亲。


忽报周郎好消息,明朝应遣白衣人。

昼绣归来自帝京,魁星双照锦官城。


持衡称职真能事,劝驾何功亦与荣。


细与论文重款接,要看落笔更纵横。

吾与子所居,相去二百里。


建昌吾之邻,其实同郡耳。


已久闻姓名,不专为科第。

有底杜陵语,不惊人不休。


笔端非外铄,胸次有天游。


自发人三叹,而销我四愁。

程子轲而下,韩公汉以还。


彼非孤所上,人莫夺其间。


死后虚名满,生前实效悭。

交情郁穆两监州,采藻依莲总俊游。


冰洁霜明相并照,渭清泾浊岂同流。


虢堂拟把新题和,锦里还思故事修。

逶迤三径带重湖,心眼经营念厥初。


问俗只须无事治,僝工适际有年书。


雪融趁急栽花柳,春到随宜办果蔬。

世事龊龊饥寒语,恩怨嘈然相尔汝。


蝇营狗苟端可怜,不见秋风黄鹄举。


君看三山夜降神,钟成人杰超不群。

西风一笑凤凰城,梦里相逢各自惊。
白日共传苏轼死,故人宁料范雎生。
平居慕悦空闾巷,急难周旋如弟兄。
貂裘日以敝,沧海理归舟。
恋友那忍别,思亲讵敢留。
岂无还家乐,而怀索居忧。
青州土壤非饶沃,力田犹虞食不足。
连年灾歉报农夫,待哺哀鸿来满目。
工商士女散天涯,保抱提携日奔逐。
韶华廿载逝如斯,杯酒兴怀今昔时。
堂取君家丛桂义,编留先集校官诗。
依然文字朋僚饮,难得丹铅几席随。
博士广文馆,迟君二十年。
新邦重于越,旧俗记诸贤。
鹢首南风至,皋比右席专。
直道方心古所难,任渠俗眼笑儒冠。
子龙有屋犹黄壤,老郑无毡漫冷官。
一片湖光清客署,三州鼎足屹书坛。

催唤沙棠港口船,门前龙象耸初筵。

养亲始愿家良近,事道中年志愈坚。

美俗一新吾礼乐,高贤多羡此山川。

匹马金华道,西风过雁初。
莼羹千里地,菰米九秋馀。
齐语传声涩,巴童问字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