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曹刘不免死,谁敢负年华。


文士莫辞酒,诗人命属花。


退之如放逐,李白自矜夸。

卢橘含花处处香,老人依旧卧清漳。


心同客舍惊秋早,迹似僧斋厌夜长。


风卷翠帘琴自响,露凝朱阁簟先凉。

寂寂罢将迎,门无车马声。


横琴答山水,披卷阅公卿。


忽闻岁云晏,倚杖出檐楹。

外学宗硕儒,游焉从后进。


恃以仁恕广,不学门栏峻。


著书裨理化,奉上表诚信。

诸侯崇鲁学,羔雁日成群。


外史刊新韵,中郎定古文。


菁华兼百氏,缣素备三坟。

居人未可散,上客须留着。


莫唱阿亸回,应云夜半乐。


诗教刻烛赋,酒任连盘酌。

有重能令事事轻,知君不爱汝南评。


鲲从六月称长息,鸟向千秋始善鸣。


高岭逼天翻更远,衡波到海自然平。

宵清月复圆,共集侍臣筵。


独寡区中学,空论树下禅。


风多秋晚竹,云尽夜深天。

冯夷仙人冰玉莹,绿盖云鬟踏明镜。


嫣然一笑隔烟波,露湿胭脂容貌正。


道人心地亦清雅,不染淤泥出正定。

上客东吴彦,芳樽修竹林。


飞觞催染翰,列炬耀华簪。


蕉叶暮阴合,薇花秋序深。

山人避俗野园开,宪府邀欢载酒来。


浮杯岂让山阴会,授简还徵邺下才。


暂遣闲云依绂冕,更呼明月照池台。

逢辰移桂棹,命赏接蒲觞。


岸挟潮声上,江连雨色凉。


兰香馀晚沐,莲唱倚新妆。

近闻甚得湖山乐,惜不与之同一游。


莫问石城来艇子,却思箫管在扬州。


枕边蝴蝶高楼梦,扇底芙蓉小院秋。

雨添溪水碧粼粼,夹岸人家柳色新。


南国山川遥在眼,东风鱼鸟总知春。


连营插戟屯坚壁,骄马如龙踏软尘。

文士经纶学,时来志或酬。

玉堂清不夜,金鉴照千秋。

白发忧民瘼,丹心为国谋。

文士甘藜藿,林栖阅岁华。


一衾春自足,千驷我何加。


雨雪欺茅屋,乾坤任钓槎。

芙蓉溪上绝尘埃,烟水苍茫一径开。
大历工诗犹善酒,高斋说剑识雄才。
少年气色冲星汉,上驷桃花笑驽骀。
陋巷联綦履,临风一赋诗。
群才俱上客,高会即西池。
意气看兰玉,盘餐有栗梨。
忆昨长安护剑归,关河回首驻斜晖。
久从主父持鞭弭,已有公卿誉布衣。
月下弹棋尊似海,霜前校猎马如飞。
携琴仍载酒,命驾枉蒿莱。
木榻千秋谊,阳春七步才。
霜飘篱下菊,夕照海西台。
老大忘贫贱,扶筇欲问奇。
追寻侯子辈,趋访董生帷。
石磴窥霜月,瑶琴奏竹枝。
合卺杯传夜未央,洞房银烛照红妆。
佳人才子鸳鸯匹,好似梁鸿配孟光。
文星昨夜驻江滨,一日襟期即故人。
惆怅孤舟容易别,桃花潭水送汪伦。
溪上芙蓉并蒂开,酒人采折赠多才。
一群总是高阳客,闰九重登旧社台。
兰佩笑谈方外事,菊英满泛掌中杯。
沧江寒色落蒹葭,谢客群游感岁华。
无那霜风吹白发,不妨尊酒对黄花。
挥弦流水期钟子,满坐知音是伯牙。
新秋爽字粤南先,逸士披襟水石边。
白昼飞来云满径,清阴坐看竹参天。
分题立马惭枚叟,作赋冥鸿羡仲宣。
短褐逍遥问仲宣,山斋习静坐谈玄。
广陵调绝谁传散,茂苑香移自爽然。
万壑松风吟膝上,一枝兰玉扑尊前。
小阮芳声重,溪山逸兴同。
雨前金柳嫩,岁首杏花红。
剧饮忘余老,虚心见古风。
绿鬓妙才郎,高风古雁行。
绨袍怜范叔,交谊见嵇康。
别业烟霄外,幽栖水石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