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绛帐高悬端水湄,笔耕舌耨乐难支。
人中眉寿天中节,长命何须五色丝。
寿星高处紫云函,浮碇灵钟自不凡。
文石如今即安石,东山不卧卧星岩。

爱客尚书贵,之官宅相贤。


酒香倾坐侧,帆影驻江边。


翟表郎官瑞,凫看令宰仙。

文章似锦气如虹,宜荐华簪绿殿中。


纵使凉飙生旦夕,犹堪拂拭愈头风。

枕截文琼珠缀篇,野人酬赠壁州鞭。


用长时节君须策,泥醉风云我要眠。


歌眄彩霞临药灶,执陪仙仗引炉烟。

南极一星天九秋,自埋光景落江流。


是公至乐山中物,乞与衰翁似暗投。

虢州紫石如紫泥,中有莹白象明月。


黑文天画不可穷,桂树婆娑生意发。


其形方广盈尺间,造化施工常不没。

凿山侵古云,破石见寒树。


分明秋月影,向此石上布。


中又隐孤壁,紫锦藉圆素。

当时载酒客,共过草玄人。


今日一寒士,能来三侍臣。


竹门容大马,金络照诸邻。

独树断

海国春鸿外,人烟尽木乡。


潮生孤屿没,月出白沙凉。


夜火邻鲛室,云帆拂蛎房。

西北云高连睥睨。
万里愁心,一抹遥山翠。
谁向西风传恨字。

别业逸高情,暮泉喧客亭。


林回天阙近,雨过石门青。


野果谁来拾,山禽独卧听。

羊公碑石藓痕多,遗爱应无迹渐磨。
子行试剔荒苔看,尚有行人堕泪么。
武侯人物更谁同,千载南阳说卧龙。
今日子行须大手,再镌休烈重祠中。
宝册金章降圣朝,岘山襄水郁岧峣。
襄江浪偃迎龙节,岘首云开接使轺。
汉水天潢引派长,古今形胜说襄阳。
皇恩浩荡乾坤大,龙诰辉煌日月光。
昔见石如松,今见石如竹。
如松纹在皮,如竹纹在肉。
纵横金错刀,凌乱锦一幅。
云根结就已多年,质染烟霞早得天。
出涧虹霓精气聚,沉渊珊网宝辉连。
移来席上原生色,产在海滨妙自然。
好雨望即至,轻雷远层城。
新凉满庭户,洒然有余情。
故园兰溪上,稻获秋已成。
钟阜龙蟠赤帝庭,更从北斗借文星。
燕台仙侣怜双管,白下诸生有六经。
璧水细通玄武曲,讲堂朝对孝陵青。
茫茫元气虚空鼓,长波汗漫蛟龙舞。
忽然蓬莱失左股,幻结澎湖护仙府。
秀灵磅礡孕扶舆,沧桑阅历成今古。
人生任天机,至理靡不通。
静观群动息,冰雪澄其胸。
读书观大略,精力穿苍穹。
一来澎岛掉孤舟,文石书斋院宇稠。
道上沙堤随地拱,门前翠岫隔山浮。
夜灯红处书声朗,春水绿时诗景幽。
岱阴逶迤截济渎,骨走鹊华才一束。
涌泉望海无由趋,万斛珠玑落鼎腹。
大明寺杳楸桐高,历下亭存荷蓼馥。
寒毡诵习贵心坚,晷继三冬念勿迁。
屏去俗情徵实学,阐来新义获真诠。
诗书到熟方生妙,志气能勤始益专。
簿书七载勉从公,政拙还兼课士功。
讲贯苦难音语译,品评惟赖道心同。
八行制胜词须洽,五字呈才句必工。
茫茫元气虚空鼓,长皮汗漫蛟鼍舞。
忽然蓬莱失左股,幻结澎湖拥仙府。
秀灵磅礴孕扶舆,沧桑阅历成今古。
钟阜龙蟠赤帝庭,更从北斗借文星。
燕台仙侣怜双管,白下诸生有六经。
璧水细通玄武曲,讲堂朝对孝陵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