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曾辞藻鉴卧烟霞,桃李青春尚自花。


四海衣冠新启事,百年书卷旧生涯。


歌风乍许吴人识,和雪谁将郢调夸。

汉京冠盖自如虹,高枕青山道未穷。


一吐雄谈倾稷下,数成新语附齐东。


科头偃蹇天风合,倚杖苍茫岱色空。

王子昔把青州麾,牙旗甲帐争光辉。
与君快饮垂一月,女郎山头云不飞。


仓皇家难挂冠去,依旧江南一布衣。

式观元始,眇觌玄风,冬穴夏巢之时,茹毛饮血之世,世质民淳,斯文未作。
逮乎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中麓子,最好奇,平生苦心只自知。
破冢将寻姬氏籍,凿山欲出禹王碑。


鸟篆蚪文焚后字,白云黄竹删前诗。

邓生何感激,志尚好书诗。


清机发妙理,言论准宣尼。


翰墨时间作,文雅纵横飞。

离别在须臾,置酒宴所欢。


借问此何时,萋萋春草繁。


江蓠生幽渚,山樱发欲然。

有寺焚香在,何人结驷来。


露花如雨落,贝叶不春开。


听法龙依水,窥禅鸟下台。

镜鸾莫更惜孤鶱,白玉台前已抱孙。


冀院君今题凤诰,妇人贵已载鱼轩。


何须出涕悲同穴,政可长歌为鼓盆。

渺渺江上水,迢迢江上山。
思君临高台,应门启重关。
不关竟何待,朗月垂光彩。
春风将柳色,骀荡入西楼。
游子搴帘望,婉如娈女愁。
杂花开陌树,归雁隔河洲。
遗书剩说研经室,揽古虚寻文选楼。
天下殚残何所极,画中模想已无由。
承平一老嗟才尽,著作当时与世休。
申辕应楚聘,邹枚适梁苑。
藩侯喜宾客,贤贤易鹰犬。
黄绮游汉廷,羽翼矰缴远。
甲观鸿都安在哉,壁经犹怯祖龙灰。
椎轮有事驱铜辇,宝轴何人擅玉台。
明月珠分隋掌玩,结风衣称楚腰裁。
曾闻宣庙多循吏,喜觏今皇起洁臣。
不使李桃开别径,故将衡藻付高伦。
云台毛玠题书密,春馆山涛启事新。
人生寄一世,但伤知音稀。
明月何皎皎,游子寒无衣。
客从远方来,携手同车归。
祗天大礼三先甲,罄地精诚七阅辰。
正廑殷忧连下土,转思至德合穹旻。
望灵夙戒勤将享,奉贽亲临毖祀禋。
欲别黄花暮,愁分白雁秋。
仙舟下层汉,莱彩照清流。
江隐金陵见,云开玉树浮。
山公为吏部,纶命列清卿。
世以文章著,官□礼乐名。
白云秋日思,芳草故园情。
贰师将军破西域,佳种传来满中国。
上林苑里栽更多,铨曹遗老曾亲食。
爱兹品味珍且长,朝回墨洒云烟香。
县圃风流翰墨场,客心凭吊剧苍凉。
掞文已撷江山丽,主器应扶社稷长。
委巷年深尘刹暗,虚檐昼掩草庭荒。
甲乙丹黄费匠工,六经而外倡宗风。
后来士引星辰上,断墨残毫具有功。
殉守不离署,至今犹闭门。
龙髯悲故主,狸首瘗孤魂。
死志生无愧,忠心孝亦存。
昭明文藻炳千秋,遗迹人传山半楼。
陵谷几迁尘世劫,云霞忽涌海中州。
枯枝得气萌芽茁,良宰培材俊秀收。
梁代前星耀,鸾旗指石扉。
丹黄披丙籍,草木被春晖。
殿圮檐椽折,僧寒钟梵稀。
昭明遗迹在,有客款禅扉。
文藻垂千载,楼台空夕晖。
但留题壁句,莫惜和人稀。
梁祚几何时,斯楼独存久。
痴哉大法王,舍身如敝帚。
可怜太子统,痛心独搔首。
有客奉一书,开缄眼忽明。
举世重干禄,所争惟利名。
谁能志名山,勋业事管城。
坡公直是讥无用,杜老频闻劝熟精。
省识宋唐分界处,文章风尚与时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