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息驾古亭边,流飙入壮筵。


太液分波润,长杨选胜偏。


空林发鼓吹,曲岸绕楼船。

地偏菊开晚,乃在秋冬交。


霜中色艳艳,肯逐蓬艾凋。


感此节物殊,为尔再登高。

闻君新岁作,吾亦念生涯。


翠麦纤纤细,青杨袅袅斜。


渴思春岸雨,醉忆碧溪沙。

海月光芒湿,川云意绪闲。


刚风浮地外,元气满人间。


野榜歌相答,渔灯去不还。

眼中缥缈此飞楼,一代英雄坐上收。


木石心肠歌小海,神仙名姓占高州。


黑头公望推王掾,青骨平生羡蒋侯。

一游水亭心自牵,沙色湖风常眼前。


荡摇每疑菊在把,出没似有鸥随船。


冥冥浦杀几落日,苍苍蒹葭时远天。

晓夕无言独闭关,樵人牧子自来还。


新亭有泪沾愁臆,旧国摧心沃病颜。


日照蛛丝悬碧草,风吹虫语乱幽山。

涯角繇来那有根,山中海外自晨昏。


谁招万水群相赴,漫许千峰共一尊。


晓事林泉依淡漠,忘机草木任嚣烦。

生憎笳管乱薰融,为爱冥栖傍渚鸿。


病骨惊心风雨际,老眸寻字雾云中。


已劳今古分幽独,遂有高深合异同。

春脚潜行何处寻,羲和振辔耀苍林。


九阊尽出三阳色,万象齐开复旦心。


岂有尧天仍十日,且依禹历数分阴。

细雨催秋秋欲破,黄花入梦难轻过。


在水苍蒹日系思,满庭霜叶时相播。


群飞刺天尔何物,劲翮横霄馀一个。

里湖淡淡外湖泓,山光如坠水光平。


水水山山何尽极,清歌妙舞日盈盈。


主人爱湖兼爱客,为余酤酒向湖倾。

春光耿耿九天明,春意熙熙五凤城。


元会君臣须一德,嵩呼夷夏已同声。


不堪旧事论长恨,最好新年是太平。

忒迷离,几番风雨花朝。
剩有一片芳尘,浑望断红桥。
燕子绕梁飞遍,为怕伊憔悴,替垒香巢。

东晋陶元亮,西京董仲舒。


高风敦薄俗,妙论见遗书。


水石伤新窆,松篁惨旧庐。

我倅安丰日,君来自历阳。


交承分彼此,邂逅及行藏。


精义通玄易,微言妙老庄。

霁满江天,澄波摇空碧。
投巢暮鸦还,稳现背郭,半林斜日。
炊烟渐起茅屋角,墟畔有、四五牧童横笛。

嘉陵岸渚,映沙湔水碧于油。
宵来共泛轻舟。
追忆良朋欢会,踪迹几淹留。

阳春明日五更回,破旱先令一雨来。


要得群生蒙实惠,故将膏泽润枯荄。

高楼半饷看云睡。
枕簟凉生,不觉西风至。
屈指明年六十二。

晨出登高独举觞,晚携馀兴到柴桑。


枫林扫叶摇霜月,芝室披云冷石床。


往日龙山高会少,故人雁塞尺书长。

人面张郎,叹粉坠脂零,与时流转。
红衣隔岸。
占阑暑、弥月薰风无限。

丞相函香致此诚,愿深海水救群生。


慈悲谓可消诸恶,征伐容将息大兵。


金色圆光开宝髻,玉毫妙相络珠璎。

昨日之日梦可追,今日之日愁能迟。


日之授谢亦何有,但莫令吾忠信亏。


但莫令吾忠信亏,家山北斗身海湄。

客子思归悔远游,曾波新绿恋汀洲。


庾郎得暇为春赋,定是春来未肯愁。

庭萱入望雁行分,风木仍牵梦里魂。


欲尽此情难亦易,夜灯时省白头言。

种梅我始效徐公,已觉幽香鼻观通。


寄语后人无剪伐,要令凋郡识春风。

已无庾岭旧时梅,但见梅亭向水开。


遐想风流犹仿佛,更将梅绕四檐栽。

天泽汪洋何太盈,霞林转眼芳池平。
细沼终难蓄灵物,炎流任尔飘浮萍。
众鸟群争紫园丽,孤云独倚高天清。
昨日之日嗟可忧,群山积雨漫溪流。
行人两两相负过,虽有桥梁如拍浮。
南归童仆皆贾勇,阔步岂顾川无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