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酒力醺然入四支,华胥税驾不应迟。


残年已觉衰难彊,万事无如睡不知。


幸有琴书供枕籍,安能冠带更支持。

梦中不记适何邦,风饱蒲帆入大江。


久矣眼中无此快,蹴天雪浪溅船窗。

枕痕著面眼芒羊,欲起元无抵死忙。


拥被却寻初断梦,掩屏重拨欲残香。


雪云虽散寒犹紧,春意将回昼已长。

雨馀赤日尚如炊,亭午青阴不肯移。


蜂出无花绝粮道,蚁行有水遏归师。


今朝道是中元节,天气过于初伏时。

揭竿借日自烘衣,背立晴暄片子时。


雪后春生人未觉,弄丝蟢子独先知。

莫笑孤村小市头,花边人出浦边游。


绿杨拂水双浮鸭,碧草粘天一落鸥。


懒困风光酣午睡,阴沉天气嫁春愁。

外面千峰合,中间一径通。


日光自摇水,天静本无风。


村酒渟春绿,林花倦午红。

狂风当午歇,庭户绝纤尘。


落蕊粘芳草,游丝挽暮春。


间关莺语滑,来往燕飞频。

修禊洛之滨,湍流得素鳞。


多惭折腰吏,来作食鱼人。


水发黏篙绿,溪毛映渚春。

旧游山路。
落在秋阴最深处。
风雨重阳。

高天净秋色,长汉转曦车。


玉树阴初正,桐圭影未斜。


翠盖飞圆彩,明镜发轻花。

归时曾憩半云亭,屈指于今越几星。


重到肃容看老树,人传此树阅人灵。

日移花影转帘西,风撼松阴落研池。


好鸟不鸣芳昼寂,午窗清梦醒来时。

金殿彤楼白玉台,芳春风日暖初回。


千官簇拥雕盘细,万国趋陪彩仗开。


黄道正中当御座,碧空遥映入仙杯。

崇壁严仡仡,围山上摩天。


巨石大盈丈,莹滑工何妍。


筑者所罗门,于今三千年。

一帆风已过桐江,鸥鹭飞来不作双。


回首长安在何许,乱云吹雨满蓬窗。

困顿南窗日,衰颓畏隙风。


酒因寒得策,茶与睡书功。


不比冯唐老,浑如阮籍穷。

内殿承欢步辇趋,九枝灯里六龙扶。


陛前万国朝方岳,阙下千官庆大酺。


膳史颁分青豹髓,觞人擎出紫驼酥。

我生三十九,半在燕京走。
不见京师冬,有此雨雪久。
而况润之地,江南京之口。
瀛河东下水分岐,记得沿流认主时。
今日上堂还绕案,主人心事也应知。
家山入望更贪程,造物无心雨与晴。
今日莫愁明日近,一程但作两程行。
生须快意何尝梦,久不还乡亦自惊。

园林新霁后,一抹夕阳留。

无限青山色,都收竹外楼。

雨沉斜径没,水退涨泥存。
一院洼㘭处,纵横屐齿痕。
猝水庭除满,莓苔漾若萍。
更看篱畔竹,郁郁入帘青。
电熌奔雷疾,沟流急水鸣。
晚风檐溜歇,满耳复蛙声。
日午芳园归,欣然问主妇。
瓮头酒如何,杏花开满树。
曦车日亭午,浮箭未移晖。
日光无落照,树影正中围。
草萎看稍靡,叶燥望疑稀。
风日争秋客路遥,小山孤枕思寥寥。
龙江雷雨来何暮,鹢舫炎蒸苦不消。
孟浪半生空自瘁,奔波双鬓为谁凋。
萧瑟秋声感慨馀,年来白发不堪除。
诞辰喜伴松萝宴,风月偏添水竹居。
旧学传箕归二仲,高才授简羡相如。
七祀空山客,如蚕不出匡。
一惭宁不忍,群吠果何妨。
将勿怪头换,幸非同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