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香风袅袅月娟娟,月满中庭夜悄然。


只恐大罗天上有,人间今夕是何年。

冰轮渐出海西头,身在三吴近海州。


赖有梅花管羁客,细分疏影上驼裘。

残漏催灯暗,风梧带雨鸣。


细听惊梦点,浑作断肠声。


乍冷秋应近,无眠句又成。

月减一分魄,风生万壑秋。


山烟连野白,湖水接天流。


妙语怀支遁,清歌欠莫愁。

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


夷齐与箕微,均为识三纲。


我所领小垒,可容久徜徉。

闲忆山中一片云,归欤莫待草风薰。


老身岂可为形役,俗语何堪著耳闻。


乍醉乍醒终郁郁,孰非孰是几纷纷。

我年三十四,鄂汉脱战场。


四月扁舟东,生汝于建康。


九载鹤山门,静翁还鹓行。

楼前春水欲生蛙,楼上无眠夜忆家。


官道靴鸣知有雨,故溪船去好移花。


耆年极荷神祇借,直性难禁世俗哗。

不谢车尘觅饷偎,前行后指亦危哉。


一贫牵绊似绳缚,百怪攻攒如箭来。


自倚此中惟拙直,未知何故每惊猜。

聊复埋身面糵昏,倘来倘去肯销魂。


瓦犹幸有三间屋,绢可全无二丈裈。


壮士笑谈跻将相,寒儒衰老误儿孙。

屋下疏流水,屋上列青山。
先生跨鹤何处,窈窕白云间。
采药当年三径,只有长松绿竹,霜吹晚萧然。

小园曲径,度疏林深处,幽兰微馥。
竹坞无人双翠羽,飞触珊珊寒玉。
更欲题诗,晚来孤兴,却恐伤幽独。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背负明霞叶叶舟,靴文万顷夕风柔。


闲看落日平生事,不待山僧更苦留。

江天漠漠化空烟,半榻容身真自闲。


咫尺不知帆在水,百年安得雨藏山。

人间一夜潇潇雨,埋骨伤神我与君。


万悔千尤来枕上,何如地下泯知闻。

駴耳滔滔万派东,百年惊浪压孤蓬。


何时栖息焦山去,卧看斜阳自打钟。

夜槛凭江万象冥,崩雷忽遣睡龙惊。


飙轮驰过久无影,才有潮回浪打声。

扰扰争窠蜂世界,劳劳旋磨蚁生涯。


凭谁更问山中事,玉树无心几度花。

闻说高轩驻小园,急趋相见意难温。


欲言石阙仍衔口,苦恋修门应怆魂。


家国万端偿一泪,君臣孤注博沉冤。

高柯交影散瑶台,露气横流拨不开。


无住奔泉先我去,孤飞大月逐峰来。


清寒一往甘终古,劳转多生记此回。

窗月频移影,更深暑渐阑。


添香幽梦适,注水一花安。


诗思参无可,经声忆懒残。

夜夜。
夜了花朝也。
连忙。

风过冰檐环佩响,宿雾在华茵。
剩落瑶花衬月明。
嫌怕有纤尘。

马棰频年客帝州,茂陵心折问刀头。


天寒北极仍充使,日落黄河未稳流。


笛里龙吟金井夜,砧前寒度玉关秋。

前年腊月雷电作,今年雷电腊如之。


即开棠杏能几日,欲出龙蛇何所为。


闭阳书成弟子诮,离毕语是门人疑。

一夕当一年,一年千万年。


不那扶桑君,驱轮警我眠。

夜色瑶宫映,华灯玉树依。


参差见花发,历乱觉星微。


禁籞通沉火,仙音度羽衣。

欲暝天全白,将规月渐升。


龙衔员峤烛,星灿紫微灯。


绮色深三殿,钟声散五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