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时吟抱膝,面壁叹离居。
未遂源源见,徒频咄咄书。
露泠众色澹,月湛永怀虚。
庭竹抟宵露,泠然濯我居。
坐深浑欲赋,兴窅故难书。
夏狙秋复杪,十约九成虚。
坐深浑欲赋,兴窅故难书。
夏狙秋复杪,十约九成虚。
霜天寥落雁行孤,九日还能行乐无。
料想山风吹醉帽,也应溪女解携壶。
赏心乐事今难偶,弟劝兄酬叹莫俱。
料想山风吹醉帽,也应溪女解携壶。
赏心乐事今难偶,弟劝兄酬叹莫俱。
昔美都门祖二疏,太冲篇咏贵良图。
不闻宾主俱公鼎,未见篇章出宝跗。
河岳英灵添赋咏,都人士女竞欢娱。
不闻宾主俱公鼎,未见篇章出宝跗。
河岳英灵添赋咏,都人士女竞欢娱。
邦人钦伫见仪刑,诏使相望对宠灵。
位冠三公师尚父,躬全五福寿康宁。
久留行色春过半,乍别天颜涕欲零。
位冠三公师尚父,躬全五福寿康宁。
久留行色春过半,乍别天颜涕欲零。
幅巾私第已归休,当宁虚怀更款留。
避宠虽辞持节册,送行犹用济川舟。
城南旧圃扃花洞,洛下新庄引御沟。
避宠虽辞持节册,送行犹用济川舟。
城南旧圃扃花洞,洛下新庄引御沟。
涤牢宫醴被禋时,物吐华心睡景迟。
禁掖嘉祥开覆燕,祠官先兆应维罴。
阳郊类帝重封土,宣室思贤正受釐。
禁掖嘉祥开覆燕,祠官先兆应维罴。
阳郊类帝重封土,宣室思贤正受釐。
视草名臣奉汉祠,祝禖才胜长卿迟。
诗成雅类占宜芾,乐阕欣同梦射罴。
宫殿肄仪临百子,神明歆德荐三釐。
诗成雅类占宜芾,乐阕欣同梦射罴。
宫殿肄仪临百子,神明歆德荐三釐。
万世尊皇极,重光启帝猷。
草仪周典礼,特笔鲁春秋。
鹤驾高门出,龙章别殿收。
草仪周典礼,特笔鲁春秋。
鹤驾高门出,龙章别殿收。
上京两月得从容,视草堂前华影重。
黄阁宣麻书数纸,大官尚酝日千钟。
题名已愧联群玉,善颂惟知儗华封。
黄阁宣麻书数纸,大官尚酝日千钟。
题名已愧联群玉,善颂惟知儗华封。
分班扈跸到滦京,侍从官闲暑气清。
圣主素知吾道重,颁香特遣孔林行。
中原庙貌山川古,万代纲常日月明。
圣主素知吾道重,颁香特遣孔林行。
中原庙貌山川古,万代纲常日月明。
葱葱佳气拥龙光,尊湛流霞手炷香。
温诏面宣乘驲使,明禋心报绂麟乡。
金茎团露瑶台润,紫菊含风翠琐凉。
温诏面宣乘驲使,明禋心报绂麟乡。
金茎团露瑶台润,紫菊含风翠琐凉。
端笏晨趋玉陛间,御炉香细绕龙颜。
嵩呼拜舞朝天罢,宝殿东头缀旧班。
嵩呼拜舞朝天罢,宝殿东头缀旧班。
白圭连三复,狂起舞中庭。
逸调琴流水,豪光剑射星。
怀人南郭畔,居士眼常醒。
逸调琴流水,豪光剑射星。
怀人南郭畔,居士眼常醒。
沧海波扬急,狼烟处处同。
事无一刻暇,人在百忧中。
喜奉青门玉,凉生绿野风。
事无一刻暇,人在百忧中。
喜奉青门玉,凉生绿野风。
传来风鹤忽如麻,仓猝西行入夜哗。
未必婚姻能谷我,那堪衰病更离家。
眼前骨肉还欣聚,身外风尘不暇嗟。
未必婚姻能谷我,那堪衰病更离家。
眼前骨肉还欣聚,身外风尘不暇嗟。
领客山危亦既欢,故人往往去归班。
明年此会知谁肯,为上吴山望楚山。
明年此会知谁肯,为上吴山望楚山。
临风遮莫晚山佳,自古功名看鬓华。
幸自不知余种种,可教容易落乌纱。
幸自不知余种种,可教容易落乌纱。
小雨廉纤仅滑泥,强随年少更攀跻。
欲凭最上浮图望,晚稻如今齐未齐。
欲凭最上浮图望,晚稻如今齐未齐。
泽国重阳花较迟,得花虽□□愁余。
家家人醉鸡豚社,独对西风忆鲙鱼。
家家人醉鸡豚社,独对西风忆鲙鱼。
湖平风稳送归航,望隔严滩七里长。
更上高峰尽高处,黄花新酒醉重阳。
更上高峰尽高处,黄花新酒醉重阳。
嫩寒猎猎酒旗斜,古路西风欲暮鸦。
何处飞来双蛱蝶,也知篱落有黄花。
何处飞来双蛱蝶,也知篱落有黄花。
雨馀石髓漏云根,嫩碧粼粼漾浅春。
不是天台石桥路,胡麻饭糁避秦人。
不是天台石桥路,胡麻饭糁避秦人。
南村谁与赏奇文,月旦评中接令闻。
越陌枉存怜索处,折麻持赠慰离群。
妙龄鬼语推长吉,垂老玄言谢子云。
越陌枉存怜索处,折麻持赠慰离群。
妙龄鬼语推长吉,垂老玄言谢子云。
促织鸣高树,微霜已载途。
十年怀汉节,千里借兵符。
地道遥分楚,江山半入吴。
十年怀汉节,千里借兵符。
地道遥分楚,江山半入吴。
寂寥犹恋旧巢松,却望云波晚更重。
廿载天涯辈老马,千金故技悔屠龙。
极怜人远共明月,无奈烟深隔暮钟。
廿载天涯辈老马,千金故技悔屠龙。
极怜人远共明月,无奈烟深隔暮钟。
《四库》四部编摩新,十年秘帙承丝纶。
特开高阁仿天一,文渊文源溯与津。
仲春上日御经幄,赐茗阁下优儒臣。
特开高阁仿天一,文渊文源溯与津。
仲春上日御经幄,赐茗阁下优儒臣。
凄凉感旧与怀亲,时事居人触目新。
独有温泉故情在,犹能为我洗红尘。
独有温泉故情在,犹能为我洗红尘。
春来无事不芳辰,尊酒流连动涉旬。
三径每从羊仲赏,诸侯谁念马卿贫。
藏名只许渔樵识,混迹从教鹿豕亲。
三径每从羊仲赏,诸侯谁念马卿贫。
藏名只许渔樵识,混迹从教鹿豕亲。
促织鸣高树,微霜已载途。
十年怀汉节,千里借兵符。
地道遥分楚,江山半入吴。
十年怀汉节,千里借兵符。
地道遥分楚,江山半入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