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晚春光景亦佳哉,野老苍颜一笑开。


莫问此生犹几屐,但知相遇且衔杯。


偶携儿女祈蚕去,又逐乡邻赛麦回。

李花十里纵长围,漏出桃花片子儿。


千丈越罗初水冻,中间一点涴燕脂。

庄里李花何似生,山头转处最分明。


轿中举首聊东望,不见花枝见雪城。

去年今日政迎神,祷雨朝朝祷得晴。


今岁神祠免煎炒,更饶箫鼓赛秋成。

高下田畴水斗鸣,泥深路滑不堪行。


请君听取行人语,只个愁声是喜声。

去不避风雨,泣望松柏门。


飒然风悲响,如感泉下魂。


沃酹向坟土,空湿陈草根。

生朝竞望老人峰,天寿还应格九重。


且复浮沉珠海日,何妨上下玉渊龙。


心开瀑布三千镜,梦落芙蓉四百钟。

浮丘已作谢公墩,复把罗浮当漆园。


蝴蝶未过仙客洞,梅花先向美人村。


八年节钺宣猷苦,一日壶觞养拙尊。

出门骑马踏雪沙,玉堂吏散成空衙。


何人手剪吴江水,而我自眩梁园花。


客居长至叹寂寞,赖有东邻仙李家。

出门但许前山觌,冬山冬树何历历。


绿霭犹凭炎土飞,霜英每向朝林涤。


峰峦相澹入凄深,物象分幽自窈寂。

旧隐经都会,佳城入孔家。


春云低拂马,山路曲萦蛇。


只隔飘香处,犹疑坏圃花。

萧萧风雨一帆开,恨杀篙师捩柁回。


不信习家池上饮,十年长是梦魂来。

秋声浩荡动晴云,感慨悲歌气尚存。


洒落规模馀显德,承平文物记金源。


生存华屋今焦土,忠孝遗风自一门。

葭管阳生日,天门诏下年。


未能辞簿领,何敢厌山川。


禹凿功非旧,民饥食最先。

泉上树皆翁手种,泉下池皆翁所迁。


绕池倚树看泉水,泉边池影树清圆。

翁已仙去十七年,树林水鸟鸣风烟。


此泉以翁得名字,山苍苍而翁依然。

九峰庵上懒翁泉,凿井已经三十年。


犹记翁来自扶杖,草根拨剔见涓涓。

细路引沙圻,墟人趁夕晖。
烟深镫影大,舟泊水声微。
晚渡争操楫,春寒懒换衣。
作客真成计,逢春定别家。
故园风过柳,残月夜依花。
岐路马犹顾,轻波鸥自斜。
惭愧田家趁好晴,鸦鸦两岸水车鸣。
畦丁露宿腰镰健,馌妇泥行脚板轻。
作苦仅能供伏腊,有年何处不升平。
锦段明装,银瓷邢色,绿篆花纹微露。
黯淡风尘,那知画工心苦。
琢红玉、坡老低吟,乞白碗,杜陵佳句。
山色苍茫翠欲流,行经熟路忆曾游。
西风鸟影寒塘晚,细雨蝉声碧树秋。
过眼年光如急电,伤怀世事等浮沤。
野桥村路雨初晴,满袖凉风马足轻。
松下几年淹宦况,山中九日动诗情。
逢时又见黄花发,感事俄惊白发生。
故乡谁不怀,名山矧余慕。
一为尘迹牵,遂阔赏心晤。
偶值芳岁阑,遥泛沧洲趣。
书至先将出峡闻,僧云到寺夜初分。
栖迟佛地缘何密,版筑山斋绩太勤。
坚坐愿听无尽雨,孤行似逐不归云。
块坐萧斋废短筇,一春长在雨声中。
野花留得春光在,无数青山玉雪丛。
出门正尔值淋漓,决策登车不自疑。
一路新晴天借与,花香鸟语却撩诗。
故乡谁不怀,名山矧余慕。
一为尘迹牵,遂阔赏心晤。
偶值芳岁阑,遥泛沧洲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