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端似中山梦得诗,海中仙果子生迟。


况当首夏清和后,更遇千秋启建时。


祝尔愿同彭祖寿,命名聊效小苏儿。

用儒端可复侵疆,活国何劳别取方。


文帝要须亲御马,子卿宁患远看羊。


抚师暂屈黄扉老,论将宁咨白首郎。

前年蜡屐远寻幽,洞府曾经一宿留。


诗句亲题碧云里,梦魂时到白岩头。


风生见说欲飞去,兴尽何如且罢休。

久别思吾弟,它乡岁又除。


日吟棠棣句,目断雁行书。


老去情尤恶,怀归语似虚。

原宪曾非病,陈平岂久贫。


路遥骐骥困,原近鹡鸰亲。


窗几坐穷夕,更筹听报寅。

老去生涯集百忧,一身萍泛剡溪头。


钓鱼温水同侯喜,旅食新丰类马周。


长铗有时思海味,短檠终夜照离愁。

端慕颜回乐,真同陋巷居。


息心容膝地,得趣满床书。


檠短灯宵永,窗明日晷舒。

拂云修竹绕吾家,竹里仍栽第一花。


好句更同林处士,月黄昏后影横斜。

我家渺在澄江浦,泛宅来依白蘋渚。


客居十载席为门,上盖茅茨下榛楚。


迩来作舍倒归赀,聊为儿曹庇寒暑。

总道绸缪思好在,断无人迹继芳踪。


情亲便合称三凤,友爱何妨号二龙。


莫为鬓丝抽思绪,不将学海淬辞锋。

徐君远从西江来,亲为苏子作松石。


松三千年铁作肤,石亦苍寒太古色。


几株老木相因依,气格不敢与之敌。

初筵悄无语,良久欢且发。


就炉自温杯,觉此饮量阔。


既观舞袖垂,又听歌声阕。

梦锡更时事,恢然君子儒。


节之琼树枝,秀气发扶疏。


昌龄出相家,谦谨乃绳枢。

一醉昏昏万不知,黄昏促席夜深归。


明朝惟见家人说,昨夜归时雪满衣。

玉摧繁艳蕙消香,渐见园林绿叶光。


莫诮春风少情思,为君开遍万红芳。

千古万古琉璃堂,中有一人万丈光。


长篇短篇任摸索,小句大句宜忖量。


风花雪月初非远,城郭山林各是忙。

林中空寂舍,阶下终南山。
高卧一床上,回看六合间。
浮云几处灭,飞鸟何时还?
问义天人接,无心世界闲。
遗编三叹古稀声,分得乾坤一气清。
天上故人俱告老,江南小子尽知名。
琼花后土醒春梦,夜月空梁黯旧情。
二十四桥春雨晴,高斋日日读书声。
寄来满纸□□湿,想见吹箫弄月明。
倾盖清尊相为醉,盍簪白发可怜生。
余生梦寐在林泉,老眼披图意豁然。
可笑劳神不知止,咸阳何啻路三千。
林壑微风草木香,红尘回首路茫茫。
多情一片东山月,才到沧洲驻景长。
碌碌东淮已倦游,中台飞檄又岐周。
曾闻雪拥蓝关马,今见冰凝邵伯舟。
自笑此身虽矍铄,却思何处不淹留。
一区精舍水云间,万里春融百虑闲。
海内苍生渴霖雨,不应坚坐对柴关。
曾向燕然勒汉铭,吴门今对万山青。
朝端声价苏司业,海内交游嵩仲灵。
何日袈裟登钓艇,此时云锦照溪亭。
动著万丈悬崖,不动当处沉埋。
弥勒八万楼阁,击著处处门开。
会得紫罗帐里事,不妨行处作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