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桐槿日零落,雨馀方寂寥。


枕寒庄蝶去,窗冷胤萤销。


取适琴将酒,忘名牧与樵。

小庵摩腹独彷徉,俗事纷纷有底忙。


云影忽生鸦蔽日,雨声不断叶飞霜。


经纶正复惭伊傅,杂驳犹能陋汉唐。

本自无闲况有忙,远坊兀兀送年光。


太空不碍云舒卷,高枕宁论梦短长。


山破霁烟千万叠,鸟横潮浦两三行。

沧波极目江乡恨,衰草连天塞路愁。


三十年间行万里,不论南北怯登楼。

忆昔西行万里馀,长亭夜夜梦归吴。

如今历尽风波恶,飞栈连云是坦途。

幅巾筇杖立篱门,秋意萧条欲断魂。


恰似嘉陵江上路,冷云微雨湿黄昏。

日极江南千里春,谁今洒笔可招魂。


向人犹作故时面,翠竹苍烟一万根。

藓墙莎砌响幽虫,睡起翻书觉梦中。


残暑一窗风不动,秋阳入竹碎青红。

独凭危堞望苍梧,落日君山如画图。


无数柳花飞满岸,晚风吹过洞庭湖。

长途已自穷,此去便西东。


树色荣衰里,人心往返中。


别情流水急,归梦故山空。

蛩馀窗下月,草湿阶前露。


晚景凄我衣,秋风入庭树。

喜祓尘襟属丽谯,高旻雨罢暑氛销。


游回宿鸟霞横岭,唱杀寒蝉柳抱桥。


戍壁风烟闲尉候,客亭灯火混渔樵。

北顾吾庐安在哉,天涯望眼到天回。


碧云向晚无情合,思杀离人未肯开。

云物阴寂历,竹木寒青苍。


水冷鹭鸶立,烟月愁昏黄。

滩沙露尾江水乾,江洪束峡江流湍。


千山落木风转急,万里飞鸿天更寒。


暮云政拥苍玉玦,落日忽下丹砂盘。

落日下平芜,回照东湖尾。


牛从何处归,相随渡湖水。


幽人倚栏意,得月犹未已。

秋水平堤带雨浑,小桥分港到篱根。


晚来幽事亦可喜,忽有渔舟时傍门。

雨后津桥饮断虹,暮林重噪一蝉风。


月来烟陇挂玉玦,云向碧天成峭峰。

出门犹未夕阳低,倚杖还惊露湿衣。


等得树头鸦定后,会邀林外月同归。

虞泉冬恨由来短,杨叶春期分外长。


惆怅浮生不知处,明朝依旧出沧浪。

一槛东风小箔开,乱山明暗水萦回。


流年渐共春华去,暴热还随霁色来。


天气浊多人欲睡,地形卑甚物先梅。

日落乌雀下,笛声起谯楼。


舟泊倦攲枕,枕此秋江头。


寸心积万思,浪寄非久留。

两雀晚相依,棠梨叶渐稀。
连枝有深思,未可便辞飞。
小立听松声,身如海际行。
认巢飞鸟尽,脱雨素蟾生。
角动州城远,灯深古巷明。
旅思遥遥倦向南,谁家烟火起晴岚。
孤城归鸟连寒角,极浦斜阳带远帆。
枫叶自能悲楚客,竹枝何用怨江潭。
清风起层阴,凉雨放疏点。
众木郁苍然,芳草绿苒苒。
山深无来辙,寂寞荆扉掩。
有底江鸥不耐烦,月明连夜送诗还。
沙头接得重搜句,推与侬忙渠倒闲。
风烟酬酢费吟笺,剩句残章尚满前。
际晚奚囊收未尽,一时寄在白鸥边。
日落湖水黑,众山生远尘。
船回载酒客,楼倚独吟人。
老态多思旧,时情只贵新。
寒冰凄然岁欲徂,我独何为水中居。
双目鳏鳏如钥鱼,长夜思家梦亦无。
大人耄矣日几馀,筇竹小杖不肯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