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十日雨晴湖水深,暖催新绿上横林。


分泥海燕穿花径,带犊吴牛傍柳阴。


夏近渐低游舫价,日斜殊费寺楼吟。

雨过远山出,江澄暮霞生。


因浮济川舟,遂作适野行。


郊树映缇骑,水禽避红旌。

曲曲都城缭翠微,鳞鳞湖浪动斜晖。


天寒日暮游人少,两岸轻舟星散归。

西湖虽老为人容,不必花时十里红。


卷取郭熙真水墨,枯荷折苇小霜风。

烟艇横斜柳港湾,云山出没柳行间。


登山得似游湖好,却是湖心看尽山。

阁日微阴不碍晴,杖藜小倦且须行。


湖山有意留侬款,约束疏钟未要声。

放溜下平波,舟移不知远。


稍回溪口风,恣爱云中巘。


水鸟静相依,芦洲蔼将晚。

落日川上好,徘徊弄孤舟。


鸣桹进山口,清唱发渡头。


浅濑不可溯,停桡信中流。

积雨涨秋濠,轻舟共此邀。


菰蒲敛铓锷,莲芡熟櫜韬。


岸静鱼跳月,林喧鸟避篙。

画桡闲泛暮霞明,风细波微暑气轻。


更转碧山寻胜迹,恰逢双鹤似相迎。

柳边又报瑞莲开,持与南薰讨论来。


君子花宁儿女态,隐居人岂艳阳才。


一经在昔曾双荐,三世于今不异财。

草塘晚泛亦佳哉,谁为贫谋献鲙才。


自入船来银泼剌,且留客共月徘徊。


不须溪友投竿线,径与诗人上酒杯。

浩淼横塘接汉津,轻风吹浪白如银。


登楼遥望穿针女,散发谁怜卖拙人?


五夜开尊无俗客,百年长醉有闲身。


君看明月随桡转,已驾兰舟到桂轮。

论文大业千秋,纵饮平原十日。


尊开南浦潮生,缆解东山月出。

浦外金波浩浩,城头玉漏迟迟。


斗有十千美酒,人逢三五佳期。

风传蘋末微凉,棹拨縠纹细浪。


君看月映红霞,何异花明锦帐。

主宾尽脱形骸,风月共开怀抱。


却怜倾盖新知,宛似班荆旧好。

烟霞癖入膏肓,天地容吾疏放。


不须按拍弹弦,自有渔歌牧唱。

兴来上客寻源,邀得素娥共酌。


乘流泛木兰堂,引满倾金凿落。

啼罢莎鸡暑渐收,醉乡身世自悠悠。


缑山想像回笙鹤,银汉迢遥会女牛。


倚棹相看星满座,垂纶还倩月为钩。

不管是非耳净,既完婚嫁身轻。


鼓棹动摇星斗,乘风咫尺蓬瀛。

一瓣莲花小舫,四边兰岸香风。


但觉舟行天上,恍如人在壶中。

扰扰世经万劫,闲闲梦破三生。


试问云烟变幻,何如水月空明。

细浪接三天水,闲身寄五湖船。


惊饵鱼潜石底,忘机鸥立芦边。

一江春水一帆风,两岸楼台夕照红。


欲唤桃根倚双桨,樽前为我唱玲珑。

一水平如镜,西风晚度时。


茅茨燃鬼火,榛莽翳神祠。


潮势冲溪尽,峰形过濑奇。

山行仍水泛,孤舸逗江干。
海纳诸溪小,星摇大泽寒。
苇花因晚白,枫叶入秋丹。
杨柳阴中舣小船,芰荷香里耸吟肩。
雷声惊起云头雨,塔影倒摇波底天。
群鹭远明残照外,一僧闲立断桥边。
溪南溪北遍桑麻,极目芳塍稻未花。
野渡人归樵担满,岩阿客散鸟声哗。
苍茫云树崖前寺,杳霭烟村竹里家。
欸乃声来,一行惊起冲波鹭。
柳边柔橹。
落日人争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