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惨淡淮山水墨秋,行人不饮奈离愁。


药囊直入长安市,谁识柴车载伯休。

举族贫兼病,烦君药石功。


长安何日到,一一问归鸿。

世德践甲科,青紫信可拾。


故乡特荣辉,高门复树立。


馀姚二山下,东南最名邑。

乃翁风节老弥坚,嗣子清修学有传。


为爱诗书贤事业,肯羞葛练拙包缠。


经年上国劳归梦,一棹寒流放去船。

淳风委流波,去去何时复。


赖有耆旧存,嶷然立颓俗。


家学擅当世,弓冶递相续。

迩臣清举世推公,驿召归驰御史骢。


不独危言开正道,更将高节激颓风。


严霜透骨寒威重,健鹘盘空杀气雄。

近报昆冈亦被兵,知君抚剑气峥嵘。


夫差强弩风生海,姑蔑战旗云绕城。


天诏屡传宽宥下,王师行见扫除平。

匡山道士躯干小,豪气直压香炉峰。


池边咒剑出金虎,峡顶放船飞白龙。


老我每推诗俊逸,何时相见话从容。

我忆栝山老徵士,卷雾飞谈那可当。


高致何如漆园吏,幽居真是郑公乡。


未能即去楚氛恶,每一相思云树长。

怒浪蹙天摧漕舟,疾风吹雨黑中流。


海神跃马火明灭,龙伯钓鳌山荡浮。


安得灵槎通汉使,断无奇药采瀛洲。

信断常怀信断忧,得书还有得书愁。


未应宿业都相似,总为饶声不肯休。


见说胸中养云梦,莫将皮里贮阳秋。

居今行古任定祖,底事迁延亦未归。


我坐力田伤地脉,君缘搜句漏天机。


故都回首三寒食,新岁经心两湿衣。

乾坤心腹友,江海鬓毛斑。


药补他乡阙,书开故国颜。


何时乘下泽,此日仰高山。

霸城月照仙人泪,不逐魏宫翁仲二铜驼。
久作劫灰飞帐构,犹存景初字洛灵。


儿爱芳林好,夺得蛾眉供洒扫。

江东英杰旧孙郎,遗烈于今尚未忘。


犹有神祠枕流水,一间茅屋似昭王。

江上人知我姓名,枝头手自摘香橙。


一盘来致殷勤意,侬有儿为太学生。

瓮间吏部姓名池,僧舍人家傍水涯。


黍熟稻香俱可饭,橙黄橘绿最宜诗。

南来飞雪如柳花,北归柳花如飞雪。


乾坤偪仄困羁旅,江山苍莽惊岁月。


白云冉冉千里外,滴尽春林子规血。

暮宿悬匏昼出飞,笑他辛苦杏花泥。
邻家灶突多炎上,犹自双双得意栖。
春秋来去不相安,王谢恩深往复还。
盛事他年君看取,蛇衔明月雀衔环。
双玉亭亭出粉墙,便添风月入吟觞。
会看直上三千尺,截简先书异姓王。
萧条门巷旧王孙,旋写黄庭换绿尊。
富贵傥来还自去,只留清气在乾坤。
朝入临安山,暮上由拳岭。
周道无行踪,晴空断飞影。
严关固高栅,叠嶂列危屏。
壶蜂蛱蝶日徘徊,只欠生香去复来。
应是春风随玉指,剪刀行处一花开。
剪彩茸茸细逼真,秋风堂上数枝春。
为偷造化防天觉,却拟深藏不借人。
诗书岁月久,到老未忘情。
一自文风变,长忧雅道轻。
时人空见忌,圣主旧知名。
松阁启晨眺,东云白英英。
空尊愧坐客,幽道闻屐声。
郊墟地自扃,林峦暑逾清。
余阅《金石记》,两记广构铜。
此名边构尤罕见,赤金幻作朱砂红。
尚方密镂景初字,三十二言真魏隶。
萧洒丛祠古道旁,偶来乘兴兴何长。
珊珊翠竹寒成韵,苒苒红蕖细度香。
云暗尘头云雨急,风来水面葛衣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