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何物苍头不自量,踏梅踏月上山堂。


月明幸是无痕迹,可惜琼瑶一径香。

与月转洪蒙,扶疏万古同。


根非生下土,叶不坠秋风。


每以圆时足,还随缺处空。

一年几度见明月,况值红羊换劫年!


万里河山方破碎,一家儿女共团圆。


群龙无首今何在?


雌凤清声夜满天。


我正忧时不成寐,将诗题寄彩云边。

静夜收众响,南轩卧虚寂。


繁星粲文具,初月悬星璧。


流萤急自照,露华重已滴。

月从海底出,素景天外来。


解道千里共,斯人安在哉。


洞庭木叶脱,未央帘幕开。

雪霁流云尽,天虚片月升。


气清群玉府,光彻满壶冰。


过雁明可数,啼鸟寒不胜。

又老三年,记中秋未中,酒半伤别。
花潭梦冷,是一般归燕,西风如客。
小山丛桂发。

秋蟾流异彩,斋洁上坛行。


天近星辰大,山深世界清。


仙飙石上起,海日夜中明。

索妙修真,分元神作宾,一气为主。
玄机不昧,凭坎离精粹,权衡三五。
浩然成造化,销尸魄、纯阳结聚。

道泄冲和,运开基杳冥,生发元首。
推排七返,配二三成六,再三成九。
九还真造化,分八卦、妻男自偶。

志士穷元,派浮沉动静,体用分别。
神初象客,藉氤氲为主,应时提挈。
杖头挑日月,斡天地、推移气泄。

云边仙女夜骖鸾,月下霓裳舞袖宽。


吹彻紫箫风露下,玉容玄发不胜寒。

清明初过后,正空翠、霭晴鲜。
念水际楼台,城隅花柳,春意无边。
清时自多暇日,看连镳、飞盖拥群贤。

露醑无情,送长歌未终,已醉离别。
何如暮雨,酿一襟凉润,来留佳客。
好山侵座碧。

登楼眺远,见贺兰,万仞雪峰如画。
瀑布风前千尺影,疑泻银河一派。
独倚危栏,神游无际,天地犹嫌隘。

昨宵雨脚引如绳。
泥潦过荒塍。
忽看霁月羼华灯。

桂影参差。
看华灯上,初已漏云隙。
连旬润雨,做一天凉意,同欢今夕。

葡萄斟满晕流红。
初卸蜡光融。
游丝轻惹罥雕栊。

使君襟抱中秋月,闲饮宾僚醉野人。


倒载去寻高阁古,落成未试一桥新。


山城明岁当回首,云路兹时好发身。

春云叆叆,被东风、剪做琼裾瑶玦。
玉女群游飞素盖,光动青皇宫阙。
寒食梨花,清明柳絮,飘向中和节。

披襟岸帻老疏狂。
秋叶为诗黄。
沧波呜咽断人肠。

传呼载道不知遥,骢马乘秋气益骄。


佛运已知当末劫,寺碑犹及见前朝。


升堂钟鼓闻三界,听法鱼龙趁两潮。

金粟如来幻化身,嫦娥留得护冰轮。


枝横大地山河影,根老层霄雨露春。


长有天香飞碧落,不教仙子种红尘。

四载离悰感索居,忆君南渡又年馀。


未违踪迹人间世,稍慰平安海外书。


向晚梅花才数点,当头明月满前除。

山月出海白,晚雨收玄冥。


登楼望故国,送客扬归舲。


中宵发南湾,平旦过新汀。

眼中前辈风流远,物外闲情日月长。


小阁垂帘对遗墨,天风时送木樨香。

嫦娥宫殿隔人寰,玉户金箱夜不关。


桂子定知何岁落,至今清影竹窗间。

高飞独鹤想华亭,出海冰轮到晓清。


林影波光四千里,看君一路镜中行。

渊明事南亩,躬自穫岩隈。


虽复竭吾力,却得舒我怀。


所收既不薄,卒岁事可谐。

东风才解冻,农事已开端。


田夫竞力作,不获须臾安。


渊明于是时,亦岂容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