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丹书一下人神庆,美矣先朝贵孟公。
能与百王兴漏典,长令万国仰遗风。
躬为独行生无禄,道配弥高祭有宫。
几日迟迟辞我去,梦中犹忆南城路。
不知昨夜月明时,泮水宫中来几度。
三月春风正向西,我将心逐春风飞。
彼美东南隽,尧时作外臣。
有何归去物,全得老来身。
一节都无变,平生总是真。
大人高调我旁酬,韵欲更时更少留。
待学鸾歌声已嗄,将追骥乘老而遒。
晓随帆去云连海,莫望潮来月满洲。
一别三千里,俱为六十翁。
日中多俗事,枕上忆清风。
闻子生双凤,看书快两瞳。
相业富青箱,丁年稔义方。
生儿有如此,与世遂相忘。
终老三牲养,凌晨一炷香。
中天宫阙绚琉璃,五丈高悬日月旗。
天子万年当玉座,国师五日拜丹墀。
御炉不断龙涎喷,宫扇初交雉尾移。
畴昔乡评事,风流出后生。
早联华萼秀,先得桂枝荣。
守死尊文墨,持平御重轻。
画戟东南第一州,番君斥大汉家侯。
王祥别乘开风采,颜驷潜郎识滞留。
投缿里豪空两狱,发硎刀刃失全牛。
拔迹朝闺太早生,不容馀蕴付功名。
肯缘簪绂重回首,似共林塘别有情。
恰恰冥鸿如素志,来来弊屣薄浮荣。
早窥安定先生奥,晚刻慈恩塔下名。
宜有玺书旌治状,饱闻玉笋数门生。
纸翔市价抄书癖,坛逼诗流觅句精。
弇也培塿姿,狭识谢崇崛。
策疲迷津梁,忧患醉心骨。
鲁酒笑薄围,商声惭后出。
揽辔宿心终不效,坠车馀骨老犹全。
居仁由义吾之素,处顺安时理则然。
名教地中真有乐,色声头上岂非禅。
起坐终朝在一堂,兴来宾至更衔觞。
逢春预展新花槛,扶老时翻旧药囊。
心虑已能安止止,声名何用渐章章。
诚己从来不问天,肯将衰白慕华轩。
调羹岂是山翁事,只合看花对酒樽。
抱病荒村望欲迷,骏奔无数独鸡栖。
瞻言鼕鼓何时歇,好听农郊雨一犁。
却向平时念后艰,榱题百尺忽如山。
谁将西上逢人问,令尹何如此一班。
操一豚蹄亦可怜,欲将庙食自旌贤。
坏墙颓壁神台笠,不见干戈六十年。
横塘一字比南金,满纸书劳属意深。
太史不知收拾未,邦人父老泪渐襟。
盗起清溪两浙空,童王亲自帅元戎。
谁知小邑无亭障,但握空弮有隐功。
九寺方连茹,专城又夹河。
晚看诸子好,孰与一门多。
薄海皆惊叹,亨衢忽荐瘥。
裘马朋簪盛,绯鱼筦库卑。
行藏公论在,然否寸心知。
岁晏曾三接,民功仅一麾。
一飞南堕羽谯谯,回首清都万里遥。
却幸开樽得云榭,不妨携客上星桥。
花明总照潘郎鬓,柳妙争萦楚女腰。
欲摘金英露湿衣,暗香还逐晓风微。
仙翁可解追时节,心想何妨举世非。
闻孙姓字魁天下,知是堂中积善深。
天岂有私惟福善,公于责报本无心。
方来诸少庭森玉,管取明科榜又金。
银汉熹微玉露浓,长安曙色五更钟。
星临凤阁开金殿,月满銮坡映衮龙。
宫扇影分闻舜乐,御炉香袅祝尧封。
散尽黄金为买书,时人笑我太痴愚。
一朝有子如尧叟,何处无人说老苏。
可谓死而无憾者,孰云文不在兹乎。
床头蚁斗两牛鸣,起起谁呼寝梦惊。
不用沉文招九死,曾因叩角悟三生。
取毡卧看偷儿入,折券羞同贾竖争。
出岫孤云自卷舒,平生心事付樵渔。
便抽手板还丞相,独把鸱夷载后车。
扫轨更无云外辙,传家尚有枕中书。
天宇霜来岘首高,爽心先寄雪中桡。
早陪胜集方多暇,应念前人不复朝。
雁影有时摇莽苍,江声终日上岧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