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漫漫澄波阔,沈沈大厦深。


秉心常匪席,行义每挥金。


汲引窥兰室,招携入翰林。

忆昨明光殿,新承天子恩。


剖符移北地,授钺领西门。


塞草迎军幕,边云拂使轩。

鼓角城中出,坟茔郭外新。


雨随思太守,云从送夫人。


蒿里埋双剑,松门闭万春。

蒙叟悲藏壑,殷宗惜济川。


长安非旧日,京兆是新阡。


黄霸官犹屈,苍生望已愆。

杜陵池榭绮城东,孤岛回汀路不穷。


高岫乍疑三峡近,远波初似五湖通。


楸梧叶暗潇潇雨,菱荇花香淡淡风。

国佐三公进,师臣一品归。


接宾忘素贵,还绶远危机。


忆奉追尊册,当观副辂旗。

见录寻常咏,亲装复手题。


言从永嘉后,重与建安齐。


自古难知己,孤生每择栖。

言为当代法,行不古人惭。


天子贵元老,史官传美谈。


名高汉亚相,学嗣晋征南。

莫怪沾襟血,无由作吊宾。

故池归去雁,春信见何人。

已写虚堂影,犹镌守冢麟。

既老仍开国,因归得赐金。


念怀知主意,坚介见臣心。


笔札尚存纸,性情犹托吟。

勤勤香火,谨谨看经。
专专供养他人。
种种作福,惟恐失了人身。

星移斗转,四时交换。
无人暂时思算。
恰做婴童,不觉渐为老汉。

相庭留不得,江野有苔矶。


两浙寻山遍,孤舟载鹤归。


世间书读尽,云外客来稀。

直道当年梗,清名万世师。


身闲心在国,迹退德高时。


警绝新诗雅,飞腾老笔奇。

无劳迁职此何名,只有惭羞敢自荣。


抚俗未能宣上意,治边徒欲振天声。


邱山莫副推恩重,铢两唯忧效死轻。

常山画野直天街,寄重如何付不才。


跃马敢辞奔命去,捍羌曾是奋身来。


军中纪律劳人葺,林下樽罍得意开。

百讽新篇百忘劳,直将渊旨质风骚。


闲观景物辞终巧,意到安恬格自高。


三代正声传雅乐,千年嘉味入蟠桃。

汉唐二傅推疏白,高退当时叹莫如。


虽有清风传旧史,不闻优宠及安车。


直缘贤迹光君辅,更约师模在帝储。

西北连忧寄责深,十年回首失光阴。


丹心报国期输尽,白日当天荷照临。


赐钺何劳诚腼面,捍边虽久即甘心。

满岁穷边喜未还,飞尘犹拟助高山。


一年愿借虽惭寇,万里思归却笑班。


紫塞风烟长冷淡,赤松光景正安闲。

珍藏正献草书诗,传诫云来示永贻。


几夜风涛偃松柏,半天雷雨起蛟螭。


临池学苦应同妙,舞剑功如未是奇。

彦国贤推不世奇,两谐交政辱公诗。


如袖事契诚多幸,欲并才名敢固辞。


疏傅退来光汉史,周公归已静淮夷。

哲人何永逝,天理此难忱。


子谨新遗札,家无旧赐金。


可传清白业,未足太平心。

早退轻高位,孤风振昔贤。


上思终不已,民望日依然。


荣宠三增秩,优游十换年。

早年射策向明光,疆项归来一草堂。


善养岂嫌三釜薄,承恩偏幸百年康。


庭前爱日斑衣永,冢上居庐白发长。

宦海久无迹,风霜将奈何!
起看天尺五,敢谓地无多。
往事谁能忆?
高情自可歌。
年年当此日,载酒一相过。
对客歌金缕,家儿爱庆云。
茂陵须病渴,太守尚能文。
云映山光近,烟开柳色分。
百年半风雨,五世此台池。
阴满蒲萄架,春浮木槿篱。
持家还有妇,继志岂无儿?
身外忧何事?
惟教酒榼随。
自从辞禁闼,不复梦含香。
地僻尘机息,心清六月凉。
烟霞供笑傲,琴鹤共行藏。
穿树通山色,浇畦汲井泉。
鱼肥堪脍炙,蚕熟得丝绵。
怪石粘枯藓,圆荷贴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