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李真宅子故依然,道院西偏古洞前。


一日身游八百里,三番花落九千年。


剑池丹井俱苍藓,绛节霓旌已碧天。

忆昔姑苏台,实与君子别。


一别已六年,音书间何阔。


我行半天下,尘土污须发。

闻有真人白日升,洞天千古卓崚嶒。


顶高绝似撑华盖,穴暝初疑入武陵。


秋静石枰空晕藓,寒生泉缝忽悬冰。

曾是谈经一草堂,千年金碧欲飞扬。


顶峰有路青天近,绝壑无尘赤日凉。


月底露惊猿鹤梦,云中风动薜萝香。

远目增明都峤山,丹梯况得遂跻攀。


乃知猿鹤真心在,乘服轩裳只强颜。

武夷古洞天,奇峰三十六。


一溪贯群山,清浅萦九曲。


溪边列岩岫,倒影浸寒绿。

一夜武夷三尺雪,岩壑无声闻竹折。


云峰烟岫望都迷,玉树瑶林寒更发。


山中道士毛骨奇,劝我留宿山前斋。

石磴盘纡木茜葱,扪罗独上最高峰。


白云深处时回首,千里江山指顾中。

叠嶪高岩耸八峰,云间紫翠郁相重。


故应洞穴通勾漏,更爱林峦接大容。

松岭云峰步步佳,芒鞋竹杖极幽遐。


使君不得同清赏,正恐山将翠幕遮。

元日寻真到洞天,溪边春色已嫣然。


落花流水人间去,谁道桃源不是仙。

尘外俱太古,尘内多浇漓。


夜即吸沆瀣,晨将弄参差。


恬然不婴物,至道其无为。

吏事日纷然,无因到佛前。


劳师相借问,知我亦通禅。


古寺杉松出,残阳钟磬连。

白帝知何处,黄山且少留。


心惭陶靖节,政愧范饶州。


桑下越三宿,江边将半秋。

林间古刹号栖真,高躅难寻晋宋人。


我正迷途倦奔走,何繇来向此栖身。

一涧蜿蜒出,胡麻饭有无。


云淙穿石窦,雪乳喷冰壶。


峡峭凭舟探,潭深藉杖扶。

古树白云含,晴光上郁蓝。


为霖今塞北,挟雾旧东南。


石上凝苍霭,峰头杂翠岚。

泽畔吟初就,溪头望未涯。


坐携青竹筱,行趁碧桃花。


锦曳千林雾,绡疑万树霞。

炼药闲金灶,宣麻上玉除。


黄庭弘景箓,碧洞稚川书。


鹤化翀霄后,羊眠叱石馀。

翠屏罗窈窕,丹壑敞嶙峋。


独占三山色,长栖六洞神。


云霞居士梦,宇宙宰官身。

北极恩偏注,东山兴未穷。


民犹歌畏垒,帝已问空同。


绛阙星辰丽,彤墀日月崇。

石室清虚畔,研朱坐泬㵳。


空蒙流月窟,点滴贮天瓢。


掌忆金仙近,盆怜玉女遥。

巨磴山腰豁,流霞洞口平。


阙疑屯紫气,馆忆坐朱明。


草色金光绽,桃脂玉乳莹。

空翠冷滴衣,石藓滑吾足。
偶随白云去,栖此林下屋。
楼影挂斜阳,钟声出深竹。
高情乐幽趣,遂与尘事违。
岩谷久潜照,鱼鸟知忘机。
方邀栗里会,却指冶源归。
天师羽化久,殊馆临官道。
系马松门深,风清乱蝉噪。
开基今几时,庭树皆连抱。
茶芗从臾访栖真,闯户蔫红绝可人。
不逐群芳更代谢,一生享用四时春。
闻君初欲挂冠缨,便构兹堂不日成。
桐桧茂阴归后得,烟霞高兴坐中生。
禅心皎月通宵静,诗思寒泉彻底清。
曾寻三洞拟商山,车马纷纷碍闭关。
谁似白云私占得,惟留明月弄幽闲。
督邮一见未为辱,不暇税冕为膰肉。
栖隐阁上字犹新,堪叹五湖去不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