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寒倚春霄苍玉杖,九华峰顶独归来。


柯家草亭深云里,却有梅花傍竹开。

一径幽香。
傍猗猗修竹,疏影扶将。
横斜深院宇,冷艳小池塘。

竹石梅兰号四清,艺兰栽竹种梅成。


一峰久矣思湖玉,三物居然阙友生。


赖得髯参令我喜,飞来灵鹫遣人惊。

云间老桧与天齐,腾六寒威一手提。


折竹折梅因底事,不留一叶与山溪。

半幅生绡,便教风韵平生足。
枕溪湖玉。
数点梅横竹。

故人赠我江南句,飞尽梅花我未归。


欲寄相思无别语,一枝寒玉淡春晖。

禅房何许最清深,庾岭梅边晋竹林。


饷客好山胜挈榼,遗予病骨任支琴。


应餐秀色咽溪茗,想待暗香来水沉。

野夫策杖村南复村北,处处东君吝消息。
瞥然缟素一枝横,又见琳琅数竿碧。


一枝春之先,数竿冬之后。

酽寒城郭花如睡,连宵但闻凄雨。
旧箔飘镫,新泥殢屐,缥缈空山春绪。
寻鸥路阻。

涉世如虚舟,飘飘随长风。


朅来聚闽海,境遇将毋同。


同为出岫云,同作随阳鸟。

竹里梅花巧耐寒,正如红袖倚阑干。


诗翁传得春风面,曾在家山别墅看。

竹传唐帖双钩法,梅效徐家没骨图。


谁道茂林春已暮,不知春色在西湖。

画家妙品古亦稀,高人每号无声诗。


浅夫拈笔率信意,岂解盘薄凝深思。


聊希形似即满意,难与神化论等次。

平生爱竹。
到处萦心曲。
一日相违人便俗。

数竹经冬青不乱,高枝自可宿鸾凰。


那无求仲同幽径,喜有王猷共野堂。


翠袖天寒愁自倚,黄陵道远怅谁将。

试探园林春几许,酷怜梅蕊故先知。


看临小阁遥思汝,折向寒篱欲寄谁。


天远微吟聊独狎,雨残香梦亦多时。

已生野外更篱根,仍与蚩氓补断垣。


博士低头乘虏障,王姬掩面嫁乌孙。


风枝雨叶无生意,粉面朱唇有泪痕。

带得西湖一树清,却因松竹并兰生。


如今收拾归横卷,冷坐钓台非有情。

古梅修竹两相亲,坐对高堂如大宾。
空谷有人怜翠袖,雒阳无梦染缁尘。
岁寒清白能同趣,日暮平安是此身。
云母屏间翡翠翎,水晶帘外玉娉婷。
夜深吹彻玲珑曲,浑似孤山月下听。
罗浮仙人冰雪颜,渭川君子青琅玕。
凭谁点染入毫素,绯桃绿李空漫漫。
晓日高堂奉春酒,烧笋篘香祝君寿。
晴雪禁梅蕊,春风袅竹枝。
美人应失笑,记得卷帘时。
玄冥閟重阴,凄其北风凉。
江天正摇落,草木同凋伤。
云何梅烂开,孤根独回阳。
梅竹影参差,东窗日上时。
坐看群羽集,如从九苞仪。
缃素馀文彩,云霄忆别离。
姑射下天坛,天空鬓影寒。
雪深归路迥,独自跨青鸾。
贻我当生竹,初栽已满枝。
绿浮添茗色,凉动八槐飔。
辄想凤凰至,能无燕雀窥。
平生最爱雪,归老独看梅。
非子移奇树,巡檐笑未开。
千人擎露掌,百和糁春杯。
春晓飞花一尺围,旋看风力屑琼瑰。
广寒宫殿千门启,群玉峰峦四面开。
直节自强深笑竹,清姿堪并绝知梅。
北枝顽顿如不仁,南枝警敏如有神。
方当群有急归宿,忽自太无偷发春。
画画清修枝拔萃,点点精明花引类。
道人下笔天机熟,宋末元初写梅竹。
琅玕个个起中林,琼树娟娟在空谷。
三花五蕊天然好,直节心虚肯相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