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贫儿篱下看花窠,曾见千株玉雪么。


画得诗禅三昧少,诗如无住一联多。


过时结实心犹苦,从古调羹味在和。

方扃北户逃生客,忽折南枝寄病翁。


雪里骑驴非俗格,茶边放鹤有家风。


写真影过于形好,凿窍香来与鼻通。

盘屈高才入短章,卷中字字挟冰霜。


直探宝藏珠盈掬,倒泻金茎露浣肠。


铁笛一枝横夜月,水沉三舍避天香。

字字追还水部公,篇篇压倒后村翁。


可怜和靖拘香影,更笑花光著色空。


自许铁心坚晚节,渠能粉面向春风。

诗至中山不可加,直将幽澹扫秾华。


宁依处士坟前竹,不爱都人担上花。


老子骚魂常住世,郎君吟笔又名家。

江南洛社各天涯,何事高人亦见思。


句法风流云烂漫,旅情飘泊燕差池。


樽前病骨难供醉,花下枯藤可强枝。

冰散凭陵群木槁,只有梅花欺不倒。


篱边野外忽嫣然,暗香解作幽人恼。


化工着意为尤物,故遣孤芳得春早。

竹外横梢半欲干,透香肌骨不胜寒。


定知天上梅花脑,不比人间柳絮矾。

溪路槎牙木叶乾,角声吹动五更寒。


疏疏梅蕊疏疏雪,一段生绡不用矾。

一段清冰浸月华,短篱疏竹是谁家。


春光元不分吴蜀,惊见江南半树花。

春阴欲雪冻云乾,索笑疏枝共一寒。


静里闻香只自觉,怕人饶舌似丰干。

因花不作等闲来,屐印苔纹酒便回。


明日窗前追昨梦,似逢姑射不逢梅。

占断林家一种春,隔湖茅舍羡渔人。


折枝弄蕊年年手,生怕长安揖马尘。

细看孤标迎腊瘦,争如繁艳遇春酣。


古来节士功名薄,剩欲裁诗问水南。

才晴便是看花时,记事君曾有四诗。


及至花开风日好,不闻拄杖扣疏篱。

欲写寒梅愧未工,丹青赖有霅溪翁。


要观清浅黄昏处,尽有经营惨澹中。


一鹤一琴犹旧日,集丘集水自春风。

椒榝充佩帏,孤芳处幽绝。


当年老虬枝,岂为风雨折。

书消燕日长,棋遣花院寂。


何羡山中人,餐霞拾橡实。

幽人履贞吉,采藻南涧滨。


所采一物微,所思万物春。

最后黄香根,纤裳粲黄里。


能以色事人,空博一时喜。

老瓦莫厌粗,奚童莫嫌小。


及时不为乐,顷刻芳事了。

柳丝不禁梳,桃毳不耐雪。


梅残剪春绡,永日霏不绝。

圣涯浩无边,人乃揭其浅。


安知舍瑟中,道味益深远。

为花能工诗,不如赋拙赋。


珍重舂陵翁,能寻所乐处。

看花须看神,折花莫折残。


但使花骨清,岂畏花地寒。

梅梢破白香清切,凊雨含春不成雪。


瑶池仿佛万妃游,缟裙练帨何鲜洁。


凌晨灿烂忽惊眼,客中又过嘉平月。

草棘萧萧野岸隈,暗香消息已传梅。


雪欺篱落遥难认,暖入枝条并欲开。


愁向天涯今度见,老随春色暗中来。

冻色沈万象,晴巅露皑皑。


通宵月观梦,梦破东风来。


小立值芳气,微寻见寒胚。

一枝新白破长林,定想霜毫落有神。

池水倒窥疏影动,任渠羌管吹三弄。


碧波清浅净无痕,老干槎牙坚耐冻。


花放羞同桃李场,香来偏恼诗人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