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旧雨西风卷。
便重经、天荒地老,此情难遣。
剩粉遗香留得在,两袖三生红泫。

疏枝老干自斜横,开满冷花冰蕊。
竹里柴门对流水。
夜深人静,梦回酒醒,半隐鸟皮几。

大庾岭头江南北,生平走遍梅花国。
天下梅花诗最难,和靖居士占第一。


七十四翁诗万篇,一句梅花吟不得。

寿梅纸本传常武。
远寿梅轩归北固。
爱梅无有似君贪,东极吴中西尽楚。

江南有梅不见雪,冀北雪多梅花稀。
惟有中州风土好,梅花雪花相映晖。


孤根深托云石里,天与清香岂偶尔。

台阁勋名重帝家,不因荣盛有矜夸。


那知守岁逢椒颂,却喜登堂咏棣华。


吟就谢池怜梦草,醉归唐苑忆看花。

除日他乡倍忆家,聚星高会转宜夸。


能堪黄阁留宾席,正赖清尊遣岁华。


青蕙色淩阶下雪,玉梅香破腊前花。

一轮月照梅花卷,万点春回铁树枝。
欹枕梦魂清彻骨,开窗风味暗投机。
孤山放鹤雪消候,商鼎调羹子熟时。
我家旧业梁溪滨,雪晴溪上梅花新。
琼林皎皎映书屋,天然富贵谁言贫。
花时倍觉多宾友,经月劳劳事诗酒。
叶叶风生凤羽轻,冰霜不改岁寒情。
凭君试向轩中看,比并梅花若个清。
豸锦乌纱不老仙,闲来西浙览山川。
风神绝似难兄美,庆泽钟于令子贤。
对酒未听天竺雨,孤帆又挂剡溪船。
鸾书飞舞下天阍,光射东吴孝义门。
七品一官封子职,十年两世拜皇恩。
湖山草木增新彩,乡里衣冠庆达尊。
客来不问梅,但问轩中人。
尔面冷如铁,尔心独阳春。
冰霜太古操,水月平生真。
枝南枝北芯无数,梦在罗浮海上村。
白雪已空天下色,黄昏曾返月中魂。
水仙樊子宜相近,瘴雨蛮风定几番。
闻道轩居好,寒梅已着花。
暗香来几席,疏影映窗纱。
宴集欢无已,吟哦兴复佳。
并育乾坤浩荡春,太仓粒米渺然身。
盟追洛社风流古,言契金兰臭味真。
同异浑忘心外迹,亲疏相爱义中仁。
勉旃求友辅仁人,静里沈潜细认仁。
花在好时犹未实,景从淡处始为真。
风宾月友浑忘我,物与民胞尽属身。
素衣澹澹漓江晓,海鹤形神秋更闲。
太史南观曾禹穴,弥明西下自衡山。
藜灯今雨更生馆,道气多时老子关。
江上清风铁笛来,旧游闻吊古龙堆。
不妨桂楫随潮放,定拟莲樽为月开。
邃致惯听谈物外,孤标真合况花魁。
落拓还家独掩扉,唾壶敲缺赏音稀。
几人富贵矜华屋,此老平生祗布衣。
白发垂肩仍作达,黄金到手已全挥。
每侍吾兄话,乡闾称善人。
未华班武旧,皂盖姓名新。
岩壑何曾老,阶庭总是春。
自惭政迹少甘棠,澹泊无为耻见长。
寄语东宁贤太守,霜威到底逊春阳。
舟行红水黑沟间,蜃气嘘成海面山。
风静沧波平似镜,东南一抹是台湾。
同气连枝各自荣,些须言语莫相争。
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
饿死儒冠里党悲,箧中光气又谁知。
程生纬史荀公簿,陶令休官谢述痴。
太液柳深春拂佩,钟离岚翠昼扬旗。
谁将蜜渍借微酸,小摘曾闻修玉盘。
争似江南风致在,瓶红初向绿阴看。
五月霏霏雨不开,若耶溪畔摘楞梅。
朱丸忽向云窗见,疑是灵根越岭来。
阴阴绿叶不胜垂,著子全多欲压枝。
自得君王一留顾,故应雨露亦饶滋。
疏影横斜落酒樽,谁知寒月上梅轩。
昔年山相栖真地,我亦全家寄此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