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罗细无纹角浪平,半丸犀璧浦云泓。


午窗睡起人初静,时听西风拉瑟声。

江南砚工巧无比,深洞镌斫黑蛟尾。


当心隐隐骨节圆,暗淡又若帖寒朏。


样传孔子留庙堂,用称右军书棐几。

隆乾手泽稀疏甚,数帖悽其在水南。


但看吾翁贻歙石,固应之子饷端岩。


丁宁后裔藏为好,羞愧先民宝不贪。

砚本发墨具,不尔安用他。


碧紫晕鸲眼,黝黑深宫鸦。


彼端类高人,风姿固云佳。

旧曾起草向明光,独与罗文近赭黄。
三载瓦池研灶墨,因君聊复梦仪凰。
圆泽三生石,陈登百尺楼。
砚因铭共永,诗与字俱锼。
此老非徒耳,闲人更点头。
渴龙夜饮天池水,六丁挥戈断其尾。
黑风吹落歙山深,化作玄精石中髓。
山深夜夜飞神光,良工盗发天所藏。
竹西尺素使者还,锦囊什袭款我关。
忽割紫云落书几,已看青玉临屏山。
歙西龙尾深溪石,黼形縠理秋空碧。
歙溪澄湛千寻碧,中有崎嵚万年石。
腰粗入水始能凿,一砚价直千金璧。
轻丝腻色恍莫分,熟视微见青罗纹。
山僧有砚名龙尾,此石来从歙溪水。
通明直可照发毛,莹滑不容安手指。
案上长疑片月生,匣中自有浮云起。
平生足迹遍九州,知子笔端回万牛。
歙砚故持赠,夜光非暗投。
兹实旧坑子坑尾,远胜洮州绿鸭头。
瑟瑟方池雾縠纹,麝烟初散墨花春。
晴窗昼静桐阴转,笔下云生字入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