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几段飞桥著翠烟,云间有路想通天。
古来何事非陈迹,道是神仙不见仙。
冰溪凛凛九回曲,玉壁岩岩两面开。
舟逆急湍分寸上,奇峰细得看崔嵬。
我与兹山是故人,十年相别意弥真。
如何咫尺迷风雨,刚道情亲却不亲。
不知列岫何年有,应费神功妙剸裁。
怪怪奇奇人莫问,娲皇曾把补天来。
不见山居二十年,苍髯玉面故依然。
它年我定先君老,准拟虚名共久传。
武夷精舍果何如,名字流传动八区。
大隐山前溪五曲,一间茅屋与谁居。
猕猴群居时,得食互争夺。
嚣哓以力胜,无复长幼别。
及其有老病,同类争救活。
柳条风动早春初,曾向山中觅隐居。
梅片雪飞残腊后,又从川上读遗书。
询求近致师臣币,缮写犹淹聘使车。
水自潺湲云自闲,须臾明月出东山。
扁舟门住垂乌渡,卧看幔亭九曲湾。
翩翩凫舄去朝天,暂驻征帆九曲边。
笙鹤辽天杪,仙家宴幔亭。
鲸波一浸碧,蚁垤九烟青。
洞閟秦人蜕,坛留汉祀星。
使君骢马双紫缨,绣衣晃晃初日明。
慨然别我向闽越,索我为歌武夷行。
武夷之山何嵚崟,青峦赤嶂双千寻。
十年萍迹怅西东,此日湖山览眺同。
合浦一珠悬夜色,延津双剑倚秋空。
虚名总付浮云外,别思偏萦落照中。
武夷风景自天开,一水沿山九曲回。
君去再瞻三五曲,绕门书院树添栽。
武夷香茗腻翻芽,南北嗟君久去家。
应合故山猿鹤伴,卖琴修药旧生涯。
偶寻方外惬天游,晓气凝阴翠不流。
毕竟江山非我土,只将文字贺兹丘。
浮生自识龙蛇蛰,遗蜕空经草木秋。
闻名浪得号希夷,孤枕云林未有期。
缥缈暂看浮黛浅,棱层偏觉带秋奇。
灵岩桂老蟾蜍满,古濑风轻舴艋迟。
弱冠尚奇远,谬意思登瀛。
孤吟过月午,肩瘦寒山撑。
无弦倚两膝,金石遗琤琤。
昔年紫阳子,曾赋武夷篇。
玉女临丹壑,莲花插九天。
桃源无别洞,蓬岛有真仙。
昔闻武夷胜,此见武夷图。
九曲渔郎杳,千峰鸟道孤。
放舟滩妥贴,映阁树扶疏。
昔年湛夫子,曾订武夷游。
高歌翻九叠,逸响震千秋。
步步竭吾力,岩岩纵远眸。
武夷一片闲云,被风吹落清原顶。
溪梅馥馥,飞来相傍,不嫌凄冷。
瓦釜争鸣,丝桐一曲,满城倾听。
兴穷九折更悠然,棹转船头障去川。
留取洞中无尽意,桃花水暖鳜鱼天。
鼓楼岩下鼓楼开,举世邯郸梦未回。
安得老鼍教唤起,万人醒眼上山来。
桑苎家传旧有经,弹琴喜傍武夷君。
轻涛松下烹溪月,含露梅边煮岭云。
醒睡功资宵判牒,清神雅助昼论文。
武夷之山天下奇,溪流九曲清涟漪。
峰峦秀拔耸霄汉,仙灵往往来栖迟。
大王峰高号天柱,玉女亭亭更媚妩。
九摺湍溪九摺山,玉簪罗带互回环。
若为脱得红尘网,来结疏茆一两间。
清溪照眉发,棹举扬清波。
何当结茅屋,时与神仙过。
层崖叠空翠,台阁倚云开。
灵函锁仙蜕,神物护蓬莱。
青峰玉凿芙蓉开,上有控鹤仙人来。
怜怜曾孙望霖雨,手写深云沃焦土。
仙人如今在何许?我欲从之一千古。
大隐屏前叠翠岑,断肠忽听白猿吟。
读书炉畔残煨火,讲易堂中旧盍簪。
隔水幽华红步障,穿松小鸟绿衣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