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忍泪别严亲,长途剑卫身。


烟花归路客,风浪渡江人。


马踏梅天雨,莺残瓜步春。

飘飘鸾鹤群,去谒武夷君。


溪曲斜流月,峰多乱占云。


石床深草色,玉简翳苔文。

往日游都倦,兹行心独闲。


片帆投月宿,一笠戴云还。


夜色沙边水,秋光烟外山。

可怜人世似蜉蝣,谁识真还借假修。


不学换心求换骨,青山依旧葬骷髅。

几载各西东,相逢一醉同。


客程山色外,离思雨声中。


白社寻常句,苍头四十翁。

玉椷何处寄新诗,消息惟应海鹤知。


三洞丹经瞳炯炯,万峰黄帽鬓丝丝。


云浮飙室朝元地,月过天坛礼斗时。

去年勾漏始归来,太姥虹桥待尔回。


海送羽车占异气,石藏金匮识仙才。


汞铅几处留丹灶,脯炙何时共酒杯。

朱明忽暂别,东访武夷君。


溪曲听猿啸,坛阴下鹤群。


琴弹沧海月,帽入幔亭云。

客程遥指建溪行,要踏东风看幔亭。


君去莫嫌春色晚,落花一路水苔青。

平生爱仙山,最闻武夷好。
千峰巑岏月倒挂,万木阴森春不老。


群仙浮舟出寥廓,未济明河半空泊。

紫缦红裀事有根,绿函金锁蜕犹存。


无缘得到千岩顶,试问而今几代孙。


汉祀昔曾陈玉脯,晋人方始识桃源。

薄暮到名山,山晴似放颜。


白云依洞宿,明月伴人闲。


石立孤高节,溪流九转丹。

浮峤千峰暮,东江去路分。


言寻偃月子,因访武夷君。


渺渺芙蓉水,飘飘鸾鹤群。

敲门报有山中使,新从武夷下九曲。


高人犹在幔亭间,缥缈烟霞三十六。


秋阴猿鹤解相留,日宴群仙酣未足。

九歌曰:我所瞻兮尽仙亭,溪流九曲山鸟鸣。
灵峰之上云英英,轻盈杖屦等鸿冥。


谁可与同猿鹤情,荷锸相将日斫苓。

八歌曰:我所瞻兮到并莲,溪流八曲水潺湲。
钟鼓楼台步列仙,月明环佩声珊然。


谁可与同学慕禅,笠子临流枕石眠。

七歌曰:我所瞻兮云石堂,溪流七曲树生香。
石门虚彻把金光,翘首三峰列上方。


谁其行乐意未央,天壶日月景偏长。

六歌曰:我所瞻兮一览台,溪流六曲苍屏开。
振衣千仞出崔嵬,上与天游意豁哉。


谁其镌石扫莓苔,千年声响超群材。

五歌曰:我所瞻兮号天柱,溪流五曲杂烟雾。
栖真更在留云处,丹灶茶炉共朝暮。


谁与相从洽情愫,晚对群峰夸乐聚。

四歌曰:我所瞻兮在玉华,溪流四曲景逾赊。
钓鱼溪畔放浮槎,题诗合到李仙家。


谁与幽栖傍赤霞,仙床倦起看山花。

三歌曰:我所瞻兮会仙岩,溪流三曲溪转深。
海日初升开晓岚,游仙鸾鹤此中骖。


何以侑之杯行三,缘厓架壑穷幽探。

二歌曰:我所瞻兮玉女峰,溪流二曲山气浓。
镜台不受埃尘封,印石时留翰墨踪。


何以居之桂树丛,猿吟虎啸生雄风。

一歌曰:我所瞻兮万年宫,溪流一曲开蒙茸。
彭祖之居号云龙,群仙更聚幔亭中。


谁其主之溪上翁,惟张与徐差可同。

何处仙游美,寻真有幔亭。


分来春已足,无待乞山灵。

见说烟霞里,鎗旗隐御园。


似应馀进奉,采撷下云门。

九曲溪流下,浮来物色新。


斜封先后至,俱道武夷春。

雪夜扁舟过子猷,偶因并合散穷愁。


鉴湖月色辞乡远,粤岭梅花伴客留。


春酒碧霞瑶石酌,岩茶新雨幔亭游。

治乱吾无责,归山老不闻。


当途皆碌碌,斯世况棼棼。


正拟韦相佩,何期袂忽分!


武夷山水好,为约幔亭君。

雨云翻覆后,相见古榕城。


萍水新投契,苔岑旧结盟。


抚琴思变调,击缶听争鸣。

焚香礼象纬,步虚声摩空。


升真古洞天,依稀五明宫。


宝珠如黍米,悬悬太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