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树林幽翠满山谷,楼观突兀起江滨。


云是昔人藏书处,磊落万卷今生尘。



江边日出红雾散,绮窗画阁青氛氲。

学书但学溪老鹅,读书可观樵父歌。


紫髯将军不复见,空馀岩桂绿婆娑。

一牛吼地得林坰,邂逅经行眼暂明。


挟策读书虽未暇,杀鸡炊黍喜相迎。


依依高柳来栖鹊,炯炯黄花弄晚晴。

灯青人已眠,饥鼠稍出穴。


掀翻盘盂响,惊聒梦寐辍。


唯愁几砚扑,又恐架书啮。

船从洞庭来,非贾即游宦。


宦贾事风樯,谁能乐清晏。


不如蓄书史,万古无与间。

先观雍姬舞六幺,妍葩发艳春风摇。


舞罢英英书大字,玉指握管浓云飘。


风驰雨骤起变怪,文鳐昼飞明珠跳。

唐氏能书十载闻,谁教精绝向红裙。


百金买书蒲葵扇,不必更求王右军。

僻巷难通马,深园不藉篱。


青萝缠柏叶,红粉坠莲枝。


雨燕衔泥近,风鱼咂网迟。

鲁简多年屋壁藏,始营翚棘瞰堂皇。


髹厨四匝香防蠹,镂椠千题缥制囊。


定与乡人评月旦,何妨婢子诵灵光。

得地已经岁,清音昼夜闻。


根涵旧山土,叶间近溪云。


野鹤望长远,庭花笑不群。

孤根生远岳,移植翠枝添。


自秉雪霜操,任他蜂蝶嫌。


微阴连迥竹,清韵入疏帘。

他乡久客不堪怀,风雨书窗又独来。
梦恶喜闻莺唤醒,归途羞见雁声回。
望春山色今须好,年少时光老易催。
谁云学宦不同源,人镜风流百世存。
想见当年临案牍,必无书限误成根。
霜飞平野月光微,银烛高台烂有辉。
盘送璚芝冰线滑,杯行琥珀酒波肥。
早春已觉随年至,佳客偏伤与愿违。
千岁松阴护一亭,风来犹带读书声。
虽无芳史摹勋业,自有青山说姓名。
客抚丰碑苔剥落,春归暗径草生成。
独客理行装,重城漏未央。
五更霜上屋,残夜月窥墙。
小别劳相忆,交情不可忘。
亦知同逆旅,临别转凄然。
落日照寒思,疏灯催夜眠。
湖山离合感,江海泬寥天。
于门高处许谁同,杰阁新成气象雄。
辉映万家增壮观,峥嵘百尺耸层空。
一天风月登临后,千里溪山指顾中。
尘土长愁举眼低,转身今喜近晴霓。
天边牛斗开吴墅,鸟外山川走越溪。
拟解醉冠从此宿,恨无健笔为君题。
昨晚雨不止,今朝天假晴。
路乾里堠缩,人健板舆轻。
父老惊相顾,亲朋渐出迎。
小憩虚斋夕,何人笑语同。
青云一才子,白发两衰翁。
节物逢春好,名区有路通。
故庐湖水曲,门对法华山。
百里空荒外,三峰晻霭间。
倦游烦汲引,阔步强跻攀。
桐江江上望江水,君家有母心相似。
母昔少年失所天,澄波千丈无泥滓。
瑶琴锦瑟六年中,孤鸾晓飞绕云空。
封面墨痕多是。
寄处题名也是。
含笑映瓶枝,珍重凭灯亲启。
疏雨半窗花影,秋风一枕松声。
焚香独会参同契,手自训黄庭。
鹆眼冷依湘竹,乌皮静罨蓉屏。
元正假得晴,野服暂山行。
遇石松盘盖,悬崖兰倒生。
壁间题字古,潭面鉴形清。
新城饶氏起楼高,楼外青山手可招。
古树战风秋澒澒,乱峰含雨昼萧萧。
窗通石井蛟龙气,栋峙银河乌鹊桥。
墙外春山翠欲流,一年花事值春头。
斜风细雨寒犹嫩,绿酒红灯客尚留。
大海烟云纷万变,主人意气足千秋。
忠懿余间嗜书史,吟成属草钟王似。
熙陵睿赏每移情,承家文采多佳士。
有人风月贪西泠,一片松篁九里亭。
树阴分影过柴扉,马足车尘到亦稀。
月下抱琴看鹤舞,阶前回首望云飞。
兰边修谱香薰草,竹里搜诗翠湿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