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


人尽说、君家飞将,旧时英烈。


破敌金城雷过耳,谈兵玉帐冰生颊。

省中地禁清昼长,侍史深注熏笼香。


荣名挽公公不住,东皋归去栽花忙。


毵毵华发映朱绂,同舍半已排云翔。

山叶傍崖赤,千峰秋色多。


夜泉发清响,寒渚生微波。


稍见沙上月,归人争渡河。

一舸驾长风,银河此路通。


波光连月白,烛影到江红。


五岭经星外,千山飓雾中。

溪上收残雨。
倚画栏、薄绵乍脱,日阴亭午。
闹市不知春色处,散在荒园废墅。

旧闻岩洞胜,欲往自髫年。


耸秀过灵隐,幽深似善权。


远环州堞外,近献屋檐边。

桂山前未到,今日是初游。


招鹤登青巘,呼龙俯碧湫。


深蹊通秉炬,小窦劣容舟。

客行河水东,客行河水西。


客行河水南,客行河水北。


行行无已时,朱颜变老色。

也何须、晴如那日,欣然且过江去。
玄都纵有看花便,耿耿自羞前度。
堪恨处。

出郭市声远,过溪山色多。


稻畦春雨足,野水晚迎波。


客自无轩冕,今谁在涧阿。

甚须春雨洗,战血满乾坤。


已见三秦克,仍闻百粤吞。


地平无北口,天固失荆门。

三年客始安,两度苦春寒。


士马同筋力,华戎见肺肝。


居西随太白,逐北至皋兰。

欲梦惊寒雨,潇潇乱竹间。


发因慈母白,身以散官闲。


战阵平生事,衣冠一代颜。

西风瑟瑟草离离,惨对灵筵奠酒卮。


荆树凋残惊日晚,雁群零落入云悲。


邈焉不返游仙梦,行矣休歌薤露词。

平生山水癖,妙处只自知。


夙约常寡味,邂逅惬心期。


幅巾与藜杖,安步随所之。

漓江即湘江,戢戢清见石。


其东列群峰,秋色碧复碧。


日出雾露收,草径上逼侧。

杨梅溪上柳初黄,荆竹冈头日正长。


独木小舟轻似纸,一尊促席稳于床。


树从坡去无人识,水出山来带药香。

往事孤峰在,流年细草频。


但知其室迩,谁识所存神。


碑坏诗无敌,堂空德有邻。

艳曲醉歌金缕,朱门高耸铜环。
中天楼观共跻攀。
飞絮落花春晚。

新安江见底,击楫兴如何。


日转双旌影,风传五裤歌。


名高翻借郡,道古拙催科。

王尊元直道,顾凯一狂生。


邂逅风波地,相看义气倾。


云消山自得,秋近水偏清。

城隅水落两沟浑,犹见泥痕上井垣。


昨日岂无鱼入市,今朝始有客敲门。


芙蓉别港船初渡,筼竹深林榻谩存。

雪意满乡山,宁亲复此还。


腊前见梅蕊,江上候柴关。


入馔鲜鱼白,升堂舞袖斑。

峥嵘两山门,共挹一水秀。
滩声千鼓鼙,石壁万龛窦。
何人植翠柏,幽径出尘囿。
暝角传风远,昏帆到浦迟。
草犹矜晚翠,麦正及春饥。
客雁无留意,残云有去思。
虚槛横空阔,平郊入望赊。
楼台万家邑,桃李一川花。
鸡犬非人世,樵渔亦相家。
茅斋背郭面孱颜,已有幽人约往还。
学道远寻岣嵝令,卜居长占荔支湾。
窗间山色红尘远,竹外棋声白昼闲。
欲要君,四十启。
欲争君,二千骑。
东帝不成作西帝。
新捧天书出未央,遥占宪节度河梁。
文章自昔推班史,时俗于今说晋阳。
秋宇暂将金作斧,春风依旧玉为堂。
昔年闻喜同南省,十载仍联供奉班。
逸兴寻春花径里,高情对月酒杯间。
校文近幸青藜共,载笔长从玉署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