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往来东道千余骑,新旧西曹两侍郎。


家占冬官传印绶,路逢春日助恩光。


停留五马经寒食,指点三峰过故乡。

暂辞八座罢双旌,便作登山临水行。


能以忠贞酬重任,不将富贵碍高情。


朱门出去簪缨从,绛帐归来歌吹迎。

平生望眼怯天涯,客里何堪度岁华。


但恨征轮无四角,不愁归路有三叉。


驿窗灯闇传秋柝,关树烟深宿暮鸦。

使君高谊薄尘寰,邀我寻春慰旅颜。


不是蟠胸多磊落,那知绝域有江山。


玉杯家学曾亲炙,琼树风流许重攀。

春蚕吐丝作成茧,辛苦为人身上衣。


画史等闲挥彩笔,女工憔悴倚空机。


高堂素壁峰峦出,暮雨朝云梦寐归。

修水崩腾落云端,倾入群山自萦转。
山回水抱三百里,邑号西安俯千涧。


四时夹涧花蒙蒙,数步行人不相见。

太元八年,秋,七月。


秦王坚下诏大举入寇,民每十丁遣一兵;其良家子年二十已下,有材勇者,皆拜羽林郎。
又曰:“其以司马昌明为尚书左仆射,谢安为吏部尚书,桓冲为侍中;势还不远,可先为起第。

州西柳家寺,禅舍隐人间。


证性轻观水,栖心不买山。


履声知客贵,云影悟身闲。

百载园林复故庐,收功全在五车书。


一翁二季苏家样,三水两山喻曲居。


十二咏成传不朽,三千篇出又何如。

毫颖每秋鸣,今年始占名。


方回临海鼓,转拔渡江旌。


关马抛繻入,宫莺踏杏听。

眼前时事只纷纷,林下谁来吊逸民。


断石至今留故物,赤栏何日照江滨。


飘流岁月人空远,料理风烟意转新。

绣作群峰玉作川,笔端秋思浩无边。


赐金增秩从民借,会费将军九万笺。

秋容洗雨雁浮空,牛斗之南江以东。


是处皆为群玉府,谁家不似水晶宫。


君侯总是文章伯,文物差宜锦绣胸。

短瓢亲浥爱澄澄,巨瓮行担笑未胜。


试茗安能妨夜睡,倾瓶聊可漱晨兴。


松风一往萦残梦,石磴何时坐并肱。

匡庐三叠挂虹梁,复有黄山九叠长。


争似春州十三叠,交飞白水一天凉。

将船中夜归,潮到翳门溪。


孤帆背月收,白云还满衣。

稍稍将船去,倏尔度三辰。


朝去暮知还,多愧山中云。

空云驾我登天池,江山秋渺无津涯。
涉溪蓦栈借杖藜,光景体认归裁诗。


峥嵘寺门窝风低,塔铃喧风际天吹。

昆仑一卷石,飞落碧江漘。


尽日浮佳气,中流立此身。


楼台悬峭景,桃李点芳春。

使君丰骨最相宜,特出仙庭伴素姿。


舞影且看三岛远,依人独与七贤期。


玉箫听彻原非梦,华柱啼残欲向谁。

我今倦尘土,邂逅得幽林。


云外千山色,溪边万竹阴。


还憎俗吏态,稍快野夫心。

大隐淮南思小山,班荆树下听潺湲。


林泉自古亦云好,鱼鸟何时相与闲。


龙出戛金沧海上,鹤驯唤铁白云间。

安子可久何清修,读书淮海之东头。
淮山娟娟桂枝碧,淮水苍苍瓜蔓流。


云开翡翠耀初日,月出玻璃涵素秋。

何事因人复远游,芦花枫叶水悠悠。
归帆破浪船为马,戍角吹霜月似钩。
断木已甘沟壑辱,冥鸿犹恋稻梁谋。
岭云晴锁戟枝寒,善病时闻独禁酸。
峻阅已承三世诰,殊恩应授两仙丸。
笼中物已容溲渤,枕上师犹问锜兰。
翠微深处绝嚣纷,岚气空蒙湿未分。
樵斧丁丁穿树重,梵钟隐隐隔溪闻。
龙归古洞留残雨,鹤憩长松恋白云。
雨霁春山青插天,悬厓飞瀑皆春泉。
朝来光景弄晴旭,眼前物物皆芳妍。
肩舆随处踏芳草,一路好山青未了。
朝陟青山巅,暮宿青山下。
逍遥岁月闲,俯仰乾坤大。
缅怀尘鞅中,几人得休暇。
空翠侵人睡不成,夜深惟有野鸡鸣。
翻怜车马明朝发,坐听潺潺涧水声。
斗柄横空夜若何,绛纱笼烛渡涝河。
岚光结暝迷前纛,水气生寒透薄罗。
拜月妖狐当古道,惊风栖鸟散乔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