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团源古君子,老去孰追随。


隐约孙能奉,高深我却知。


家传无自画,乡荐有谁为。

襄垣老人志不群,教子岌岌兴高门。
燕山谏议有阴德,陈氏省华多子孙。


少年孤贫嗟素身,策名仕版期后昆。

窈曲愚公谷,萦旋戴氏池。


人从西掖召,文任北山移。


畦稻收新粒,岩花艳故枝。

柳玭著家法,马援述交情。


人称世济美,谁谓公惭卿。

山门杉桧碧萧森,步屧回廊一径深。


罢酒长风来北渚,按歌明月出东林。


幽轩晚立云容湿,高阁晴登海气侵。

暮宿悬匏昼出飞,笑他辛苦杏花泥。


邻家灶突多炎上,犹自双双得意栖。

春秋来去不相安,王谢恩深往复还。


盛事他年君看取,蛇衔明月雀衔环。

嵩州昔有萧将军,读书学剑天下闻。


南随龙马渡江去,尚有孤琴传子孙。


孤琴云是唐人斫,昔日军中自行乐。

静躁固异秉,出处良一途。


岩前东来人,翻然应时须。


赫赫帝者师,去与赤松俱。

文章盖代手,千载柳柳州。


落笔记山水,奇香撼琳球。


开卷一再读,宛若从之游。

百城何岧峣,储清自太初。


静境超人寰,群仙之所居。


清都閟宝箓,宫阙函丹书。

急流勇退真难事,要取荣枯君自味。


世间轩冕如嚼蜡,自觉山川天下贵。


君如八骏方服辀,帝闲正欲求千里。

偶向斋名见一斑,其中蓄德尚多端。


讲明自有安心要,出处还须中节看。


持以赠君成我拙,归而求此有兄难。

请言山下出泉蒙,蒙养从来有圣功。


三德知仁非好勇,六爻险止要时中。


申枨有欲刚安在,曾子无仁毅不洪。

暇日来游祇树林,焚香话久落花深。


竹光日透成金界,鸟语风传杂梵音。


草绣岭头成绀发,月沉潭底印禅心。

闻道英姿有父风,一函称庆大明宫。


忽瞻夜斗辞都下,远溯春涛向浙东。


征旆小分官柳绿,离觞清浥渚花红。

将门才子乐从儒,闻道穷经众不如。


棘院英豪堪一战,芸窗辛苦足三馀。


弯弓不射南山虎,走笔将腾北海鱼。

七十年来气尚豪,红颜如画映霜毛。


佳辰满酿山中秫,晚岁曾餐海上桃。


童子喜提如意舞,老人光并少微高。

择邻传懿范,负土踵前规。


回首树萱录,动心吹棘诗。


幽亭三鼎变,吉壤万家随。

潘舆随五采,三釜古今荣。


兰玉盈阶砌,追攀千佛名。

砚山山下小於菟,文彩斓斑今亦无。


一坞乱云浓似潻,春风吹梦过西湖。

源公作诗可怜生,亦有谡谡山林声。


见说丰姿委缣素,霜颊黛顶照人明。

宝叶山中源悟师,布衲百结面如痴。


十年相忆忽在眼,谈笑甚似仍耽诗。

烈士蹈东海,公仍归白云。


龙藏谁顾蜕,鹤去不随群。


道貌青难写,香风远自闻。

邹阳书里见吴融,曾记江楼一笑同。


华发西风吟别后,碧山寒雨梦游中。


六千甲子春方始,再世门生道愈隆。

种花鄙弱植,种柳恶连阴。


主人种竹意,闿爽见灵襟。


猗猗复劲节,凛凛况虚心。

圣主躬仁政,群方布诏条。


洪恩温海峤,嘉颂满刍荛。


聚敛除奸吏,依违屏具僚。

君家蒲萄天下奇,奴视百果何其卑。


种成满架日蕃衍,清似水晶甘若饴。


八月江南风日美,正是人家酒熟时。

从来此物最瞒人,术好多为造物嗔。


若把天机全泄漏,罚教甘石一生贫。

铁冠鹤骨玄都仙,清晨过我谈重玄。


手中衡霍堕尘几,缟素飒飒开风烟。


正嫌客舍如舟窄,挂壁恐渠冲破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