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


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


深栽小斋后,庶近幽人占。

花鸭无泥滓,阶前每缓行。

羽毛知独立,黑白太分明。

不觉群心妒,休牵众眼惊。

故使笼宽织,须知动损毛。


看云莫怅望,失水任呼号。


六翮曾经剪,孤飞卒未高。

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


于身色有用,与道气伤和。


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

江头十日雨,雨止春已尽。


残红如扫空,草木皆绿润。


村墟樱笋闹,节物团粽近。

东州二三子,相送黄鹤矶。


渭北烟树合,江南春水肥。


波宽鱼意足,沙浅鸟痕微。

晚步随江远,来帆过眼频。


试寻新住客,少见故乡人。


回首怜归翼,长吟任此身。

雒阳客,后车结驷传烛食,人生富贵不易得。
江头秋风旦夕起,胡为翩翩雒阳陌。


雒阳陌,吹尘埃。

送君重报政,为我尽离觞。


不竞薪从积,无名草更芳。


豸冠三楚日,鹴署九秋霜。

扁舟泊沙岸,皓月出翠岭。


开窗鉴清辉,照我孤烛冷。


高林散疏光,远渚接馀景。

扬子江头南北路,木兰船上往来人。


年华衮衮东流水,世事劳劳薄宦身。


回首天涯成远别,忘怀物外自相亲。

风暖旗亭煮酒香,醉醒始悟是他乡。


驾言行迈路千里,岂不怀归天一方。


春事渐消莺语老,离愁偏胜柳丝长。

山抱钱塘总可观,丹青着笔亦应难。


风波变换虽无定,心地闲来自觉宽。


屏嶂北排烟漠漠,潮流东去海漫漫。

人事天机洞可观,霎时容易霎时难。


顺流未觉潮头险,逆境方知海口宽。


远岫云开高突兀,涨沙风卷去弥漫。

江头细雨棹初回,潮傍中秋亦壮哉。


水底暗疑雷鼓动,海门惊驾雪山来。


雄吞众水期如约,急送行舟去似催。

江头杨柳弄黄金,柳下春江绿已深。
可见东风能富贵,吹将红紫上园林。
晴天开泽国,江渚匝烟围。
鹭静萧萧立,梅孤默默飞。
岸荒群虎过,村迥一人归。
岁暮风欺客,天开日解围。
雪消无奈白,云细不禁飞。
目尽江无尽,吾归雁亦归。
钱塘江头烟雾开,钱塘江上潮正来。
潮声怒吼如山摧,潮头白喷如花飞。
玉龙跨海兴云雷,舟人相顾胆气衰。
春风亦世情,去我若驰骛。
北枝未破粉,断萼已飘素。
殷勤南郭綦,邀我整冠履。
青山何似越山青,年少经行得老生。
欲结茅庵江上住,却嫌山水太分明。
只尺江头路不赊,追寻词客共餐霞。
诗题黄菊开三径,社结青莲是一家。
笛咽弦崩情自遣,山移水恨怅无涯。
岩岩五老古须眉,似对幽人歌采薇。
汉事烦公即调护,蒲轮飞诏盍来归。
乐群野鹜巧相依,旁母凫雏肯浪飞。
怪底相连若耆旧,无人花鸟自忘机。
八字山头阅世故,周郎赤壁断人肠。
玉鱼金枕皆冥寞,铁骑楼船堕渺茫。
疏星牢落散江东,怅望夷犹醉眼中。
长年三老相欺得,故将短棹指西风。
正有寻梅约,今朝此见梅。
小停剡溪棹,更尽渭城杯。
人物良堪惜,山川会复来。
江南断续多洲渚。
闲云闲树无重数。
藕花丛里玉人来,玉管金箫烟雨。
巴阑独还岁月深,相送出门自沉吟。
十年交旧总如许,狂歌一曲伤人心。
今人读书如过客,壶飧只向市头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