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史君千骑驻霜天,主簿孤舟冷不眠。


也与史君同快意,卧听鼓角大江边。

玉壶冰底卧青龙,海外三山堕眼中。


奇观揭名浑未在,只消题作小垂虹。

梅边楼阁海边山,银竹初收霁日寒。


看著南州奇观了,人间山水不须看。

渺渺乘风出海门,一行淡水带潮浑。


长江尽处还如此,何日岷山看发源。

青山缺处大江奔,江口山颜见县门。


一世定无纡辔处,故应来此著琴樽。

山如浮玉一峰立,江似海门千顷开。


我欲此中成小隐,莫教山脚有船来。

佛借龙宫五百年,平分城树与村烟。


丛林忽涌中流地,双塔曾擎半壁天。


石色带云笼客袖,磬声和月落渔船。

荡漾扁舟入渺弥,一夫摇橹疾如飞。


涵空鉴影月光淡,衬地罗纹风力微。


未拟然犀穷水府,犹能酌酒劝江妃。

名与金山并,僧言景更幽。


寺无双屿近,地占一江浮。


曾是龙为宅,还疑蜃吐楼。

李阳河北庆阳城,船到江心水逆行。


船头波浪舂天起,船底风雷动地生。

潮落潮生卒未休,依然双屿镇中流。


斗杓横截江城北,殿脚长随雪浪浮。


龙起太虚云护塔,僧归薄暮月随舟。

隔江孤屿敞空门,不似山林不似村。


双塔昼深樟树影,半阶寒沁海潮痕。


连城客到诗常满,别岛僧回粥尚温。

银浪舞轻航,天风赴石塘。


六鳌扶地势,万象发天光。


树涌中流碧,莲生隔浦香。

两寺今为一,僧多外国人。


流来天际水,截断世间尘。


鸦宿腥林径,龙归损塔轮。

客至启幽户,笋鞋行曲廊。


潮侵坐禅石,雨润读经香。


古砚传人远,新篁过塔长。

水心天宝镜,灵异世无双。
神匠鸠重午,鸿钧绕大江。
一轮光继日,对月夜悬窗。
不到钟山二十年,江边独立思茫然。
故园如梦南归客,明日好风东去船。
白鹭一双轻照水,青鸦万点远漫天。
天师羽化久,殊馆临官道。
系马松门深,风清乱蝉噪。
开基今几时,庭树皆连抱。
清跸初传日未西,鸿胪将引唱班齐。
营门风暖千旗动,辇路云香万马嘶。
草绿夜塘多是水,雨晴沙道不成泥。
江心古寺金焦如,沧波涌出青芙蕖。
千岁鹤归作人语,九渊龙起听梵书。
山屐时寻谢康乐,丹砂试问陶隐居。
江心一柱障波流,再入烟云豁两眸。
近海疑从天外望,凭虚如向斗间游。
乾坤万里谁函盖,南北经年自去留。
异地金焦江上齐,又如滟滪起招提。
水云乱锁青莲合,天地双瞻北斗迷。
尽日皈依留幻境,逢人耕敛问遗黎。
绀宇空悬面面低,观风聊此一攀跻。
闲横双眼扶桑尽,细话三生弱水迷。
独立潮头天上下,平临塔影月东西。
三更无寐坐官航,澹月朦胧色似霜。
扬子江心泉第一,何妨为煮建茶香。
四顾弥漫雪浪翻,巍巍台殿压云根。
天连塔影浮江浦,风送钟声落海门。
老衲倚阑延月色,潜蛟蟠穴候潮痕。
心无倚着绝沉浮,力破回澜岿独留。
远过金山推碧玉,屹如砥柱立中流。
木犹桂在月中植,人似身来镜里游。
江亭孤屿郁峨峨,丞相祠前起白波。
树色半随沙鸟没,潮声远送海云多。
千秋马角悲三户,一夕旄头落五坡。
寂寞江心寺,英灵尚在无。
兴亡千载事,忠义几人俱。
突兀田横岛,飘零赵氏孤。
江北江南路总非,江心一蝶背人飞。
空波不长浮萍草,夜色苍茫何处归。
怀归眠不得,荒驿五更寒。
路曲听鸡转,林昏立马看。
霜花迎面落,月影照身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