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远忆拜亲留不住,出门行计与谁同。


程涂半是依船上,请谒多愁值雨中。


堰水静连堤树绿,村桥时映野花红。

半似无名位,门当静处开。


人心皆向德,物色不供才。


酒兴春边过,军谋意外来。

汉使徵兵诏未休,两行旌旆接扬州。


试上高楼望春色,一年风景尽堪愁。

两行客泪愁中落,万树山花雨后残。


君到扬州见桃叶,为传风水渡江难。

淮南王,习长生,金匕玉鼎琉璃瓶。
珊瑚抄药飞雪轻,役属草木尽成兵。


前殿赤节,后园辎軿。

襟带江淮一望间,夕阳舣棹散潭湾。


波涛汹涌暮天阔,鸥鹭飘飖渔艇闲。


风壮又还依北渚,云深不复见南山。

闻说飞蝗起自淮,势如风雨渡江来。


我家岁事何须虑,只恐人言不是灾。

平生性酷爱江山,今日江山满目前。


明月清风人寂寂,淡烟轻霭露涓涓。


波声撼岸连淮壤,雁阵惊寒入楚天。

镜中渐觉鬓丝多,半世劳生可奈何。


极望不来青足鸟,满江更起白头波。


扬帆贾客风前笛,撒网渔人月下歌。

淮南自善离骚赋,不必诸儒大小山。


已作三闾高弟子,绝胜黄屋入秦关。

早年曾谒富民侯,今日难甘失鹄羞。


新诺似山无力负,旧恩如水满身流。


马嘶红叶萧萧晚,日照长江滟滟秋。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


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


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

傅岩高静见台星,庙略当时讨不庭。


万里有云归碧落,百川无浪到沧溟。


军中老将传兵术,江上诸侯受政经。

绮筵无处避梁尘,虞姹清歌日日新。


来值渚亭花欲尽,一声留得满城春。

大贤旧丞相,作镇江山雄。


自镇江山来,何人得如公。


处士待徐孺,仙人期葛洪。

怪西风偏聚断肠人,相逢又天涯。
似晴空堕叶,偶随寒雁,吹集平沙。
尘世几番蕉鹿,春梦冷窗纱。

已能持律藏,复去礼禅亭。


长老偏摩顶,时流尚诵经。


独行寒野旷,旅宿远山青。

扬州隋故都,竹使汉名儒。


翊圣恩华异,持衡节制殊。


朝廷连受脤,台座接吁谟。

风色忽西转,坐为千里分。


高帆背楚落,寒日逆淮曛。


断烧缘乔木,盘雕隐片云。

皇帝万年天统在,人臣八柱地轮回。


西戎虎旅初传箭,南粤蛮王又筑台。


斗上龙光红似电,海中蜃气黑成堆。

微行谁识王丞相,草履过门如野人。


太史遥遥瞻紫气,老夫急急裹乌巾。


子陵故友终辞汉,张禄先生又入秦。

徘徊远林下,幽草为谁芳。


前日同游客,今朝俱异乡。


东风虽淡荡,陈迹似凄凉。

腊雪欺梅,春灰沥酒。
过江人落东风后。
狂名消与短衣装,离心纷若长亭柳。

风土乐荆楚,尘埃倦都洛。


东游欣邂逅,勿复惊离索。


尚悔不同舟,令人惭李郭。

生理厌漂荡,三年若栖苴。


春深感松柏,流涕望京华。


谁言数舍近,局滞成天涯。

携手常苦难,倾盖不易得。


今宵四面坐,明日异乡客。


秋风楚怀悲,出处各努力。

东郊问俗拥征辕,天与为霖破郁烦。


惭愧泰山云触石,误疑刺史雨随轩。

淮南王,立小山,八公相见尽童颜。
不愿大藩愿大年,八公右左语丹玄。
语丹玄,指仙经。
断霞低映,小桥流水,一川平远。
柳影人家起炊烟,仿佛似、江南岸。
马上东风吹醉面。
文行蕴良图,声华挹大巫。
抡才超粉署,驳议在黄枢。
自得环中辨,偏推席上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