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刘郎高论坐嘘枯,幕府调胹用绪馀。


笔下能当万人敌,腹中尝记五车书。


闻多望士登天禄,知有名臣荐子虚。

尝闻清水岩,空洞极明好。


虎狼迁部曲,钟鼓天击考。


云生卧龙石,水入炼丹灶。

西安封域中,清水岩泉好。


金堂茂芝术,仙吏书勋考。


桃源人已往,千古遗井灶。

肩舆九步十倾欹,下有冰河不敢窥。


冰上水禽行似箭,忽逢缺处得鱼儿。

雪中出去雪中回,深闭窗棂偶一开。


墙里人家扫檐瓦,玉尘打入轿窗来。

亚岁崇佳宴,华轩照渌波。


渚芳迎气早,山翠向晴多。


推往知时训,书祥辨政和。

应运开正教,随时见宝坛。
众真降迹在人间。
却要列仙班。

陇阪高无极,清秋望更赊。


石林千叠水,板屋几人家。


古驿羊酥饭,空山燕麦花。

七载青毡多士服,九重紫诏五云开。


熙城桃李含春雨,渭水鱼龙惊夜雷。


怅望德星辞壁野,相思明月照秦台。

四十身无闻,忝官省中郎。


未尝学治民,缪假铜墨章。


置我所读书,低心课农桑。

祁山之西当太白,战士弯弓抱明月。
散烧烟火夜宿兵,遥见狼头一星灭。


明朝探骑前来报,为言敌死秦川道。

羌管轻吹,早惊有、乱落江梅如雪。
篱外修竹娟娟,相依更愁绝。
春讯好、刚期半日,甚芳妩、已成销歇。

庭下幽篁十数枝,令人偏记柳州诗。
襄阳耆旧消除尽,清水驿傍应断碑。
冻雨洒江暝,疾风吹石泐。
郊原罴兕吼,窟宅蛇龙厄。
持茗者何人,啜对陶彭泽。
岁晏江上来,雪花夜初泊。
枥火烹月团,时时自斟酌。
酌巳拥衾坐,玄思入冥寞。
飞泉溅石落寒岩,更喜朝来一雨添。
疑是玉姝离洞户,故垂千尺水晶帘。
晓棒除书下九天,冰姿玉质正青年。
马嘶紫陌东风外,酒尽红亭夕照边。
云树苍茫连汉苑,关山迢递接秦川。
空岩秋气爽,日夕倍生凉。
石峭山弥险,霜高叶已黄。
涧寒泉激响,林密月沉光。
幽区秋色晚,日夕倍生凉。
地险山多石,林疏叶落霜。
寒泉分细濑,明月碎流光。
野寺虽萧瑟,禅房结构精。
清泉流月出,疏磬逐云行。
地僻人踪断,松高鹤梦清。
绝壁攀萝上,岩高一磴通。
泉清烹苦茗,籁静抚焦桐。
访胜碑重抚,谈禅偈亦空。
此间泉水十分清,况复春光媚且明。
净室本为超欲地,韶华亦驻化人城。
非徒粲粲山如笑,并觉欣欣木向荣。
在山泉水本然清,此寺如何得此名。
总为源来澄不滓,非同流出浊旋生。
无沾俗垢无藏污,可沁诗脾可濯缨。
祷雨当年百丈峰,森森夹径耸修筇。
甘霖尚想四垂合,清境无因一到重。
仙伯遗纵参佛迹,王公新咏张军容。
飞溜无时断,行云一日停。
半年嗟苦雨,三度扣禅扃。
岩岫方从认,松篁恰得醒。
我来谢雨到名山,记得重来半岁间。
却笑乖龙太多事,不如科斗得长闲。
楼阁重重俯见山,炎风吹雪到窗间。
联镳来此班荆坐,分得高僧半日闲。
檐声喧耳历三旬,云气低低过一春。
今日举头逢皎日,也知天道总由人。
作吏风尘头欲白,此身那不自优游。
一心恰似商人妇,苦雨终风便作愁。
春入溪山几许深,拟陪杖屦远追寻。
千章古木都凝绿,百啭黄鹂尚好音。
君有佳人同笑语,我怀拙患阻登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