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渡口、向晚,乘瘦马、陟平冈。
西郊又送秋光。
对暮山横翠,衫残叶飘黄。

小滩拍拍鸬鹚飞,深竹萧萧杜宇悲。


看镜不堪衰病后,系船最好夕阳时。


生涯落魄惟耽酒,客路苍茫自咏诗。

此行何处不艰难,寸寸强弓且旋弯。


县近欢欣初得菜,江回徙倚忽逢山。


系船日落松滋渡,跋马云埋滟滪关。

雪云江上语依依,不比寻常恨有违。


四十馀年心莫逆,故人如我与君稀。

鼎足炉边坐,陶然共一樽。


道心元自胜,世味不须论。


安稳三更睡,清明一气存。

客船伐鼓春江暮,水面鱼龙出浪花。


今夜石头城下泊,买鱼沽酒向谁家。

艇子渡江何日回,石头城下浪如雷。


淮南春色知多少,一树樱桃带雨开。

江船日午无人渡,渡口人家尽不罾。


却忆吴姬新压酒,钟山对岸是金陵。

月细仅如钩,疑升复疑没。


美人沙间坐,白露湿罗袜。


低头怨去船,举头愁残月。

征途人自怯,不敢授春衣。


山雨将寒骤,人烟过午稀。


时时瘦马立,往往峭帆飞。

七圣皆迷辙,何方可问津。


生元仗天地,去敢避风尘。


红勒桃花笑,青禁杨柳颦。

江皋寒日上,霜气白成烟。


渡口无渔舸,踟蹰宿雁前。

云烟飘泊树微茫,一岸人家带夕阳。


欲上高原便回首,可怜风物似吾乡。

渡口人疏黯翠烟,登临犹喜夕阳天。

残云右倚江都树,远水南回建业船。

山引乱猿嘷古寺,电驱甘雨过闲田。

暖风晴日早春天,海外佳游不偶然。


隔水人看争渡客,入山僧上趁墟船。


溪光倒接孤峰势,云影平分两岸烟。

萧条葭菼外,孤棹与君期。


山月初圆夜,江潮正上时。


远峰晴后见,幽兴静中知。

天堑茫茫连沃焦,秦皇何事不安桥。
钱塘渡口无钱纳,已失西兴两信潮。
寒冬涉济水,雨雪满征裘。
欲解留徐剑,犹疑访戴舟。
马蹄临渡涩,人迹过山稠。
泊宅春阴早,蓬窗望转遥。
溪荪烟濯叶,泥荻雨肥苗。
螉蠮窥崖蜜,鵁鶄候海潮。
岁尽归心促,清猿苦夜吟。
野阴生泽畔,寒烧隔霜林。
戍堡丹枫下,渔舟白苇深。
清秋风日宜别离,石弯双折垂杨枝。
醉把金鞭入红树,坐看孤棹出青溪。
溪回路转秋烟烧,咫尺千重隔芳峤。
蛮烟瘴雨一孤舟,薄宦飘蓬海尽头。
沿岸沙滩种蛎房,龙门高矗水中央。
舟人指点青苍里,临水孤山玉桂香。
乍来倏去峰前雨,半落未开沙际花。
春远客怀淹燕雀,年荒民命假鱼虾。
徒闻黄霸能为郡,岂识张骞苦泛槎。
映水藤边丝万缕。
往事惊心,柳下斜阳路。
渡口湔裙曾小住,年年别有流红聚。
岸侧枯杨卧玉龙,卸残鳞甲趁天风。
明年更作垂垂绿,会率莺花入汉宫。
野草沿江四月花,惊心隔水夜来蛙。
柳堤月下自孤棹,茅屋江边凡几家。
青山点点南徐出,白鸟飞飞古渡斜。
茅屋亦云好,萍踪不自由。
看书犹几上,解缆已沙头。
白发兄和弟,清江夏亦秋。
江山哀吟四悄然,茫茫身世暮云天。
闻潮始觉千层浪,见火方知一点船。
作赋久淹刘表地,封侯空想仲华年。
阴阴江树绿如帷,春尽天涯送客归。
芳草独迷蝴蝶梦,落花先遣伯劳飞。
风回极浦孤帆转,月出平沙远火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