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一从张野卧云林,胜概谁人更解寻。


黄鸟不能言往事,白莲虚发至如今。


年年上国荣华梦,世世高流水石心。

旧说东阳山水郡,邑中济济盛宾僚。


能令百里无愁叹,未足涓埃答圣朝。

置守当年为罢侯,剖符皆是帝王州。


一瓢挂在长松下,方信箕山有许由。

每到看山眼倍明,况蓬东岘有馀清。


一时桂棹沙头拾,三日篮舆道上行。


事业每因多难见,文章端为不平鸣。

巨浸常牵梦,云游岂觉劳。


遥空收晚雨,虚阁看秋涛。


必若思三岛,应须钓六鳌。

韶光收拾太匆匆,眼底浮花一扫空。


留得数枝红药在,五更分付与东风。

庐山白云拥,绝似兜罗绵。


覆得丑好尽,何啻万万千。


东林香炉峰,生在寺门前。

溪水涵天影,山云趁屐声。


信缘重一到,流梦入三生。


瀑势翻空远,林阴障雨平。

春风驻马曾游地,往事悠悠已四年。


古刹残僧非旧主,香炉睛色又新烟。


请看客鬓同黄叶,可悟禅心是白莲。

语石双蛩碎,鸣轩一叶锵。


黄花无旧客,白发又重阳。


日月双飞翼,乾坤几战场。

度壑穿岩窅窱通,好山多在夕阳东。


望穷碧海龙宫近,踏破苍苔鸟篆工。


花坞四时常带雨,洞门终日细含风。

词人薄暮集东林,碧殿风飘钟磬音。


游宦莫嗟闲日少,谈禅聊坐法云深。


天回河汉馀秋兴,月在松萝清客心。

皎皎东林月,初看法镜升。


殿沉中夜磬,松隐上方灯。


兴剧催银斝,诗成转玉绳。

高山据西南,湖水自南东。


中有避汉人,如彼云中鸿。


一日克诸己,百世闻其风。

小径行幽草,回塘泛杪秋。


风波鱼自乐,芹藻雁同游。


暇日容携酒,晴天好放舟。

草色蒹葭芦苇中,莲花一片万枝红。


斜阳色妒波心日,细雨香吹水面风。


泽国地开金色界,桃源人在水晶宫。

汉家虎玺重分铜,銮坡厌直金莲红。


海角疮痍烦大手,循良不愧古人风。


偃蹇霜风铃阁寂,蒙茸春色圜扉空。

绍兴二十八年八月三日,欲夕,步自阛阓中出,并溪南行百步,背溪而西又百步,复并溪南行。
溪上下色皆重碧,幽邃靖深,意若不欲流。
溪未穷,得支径,西升上数百尺。

我志千载前,而生千载后。
间劳济胜具,或寓醉乡酒。


东郊秀壁参错明,螮蝀下饮波神惊。

散漫藤萝外,飘然猿鹤情。


云山如有旧,草木半无名。


隔竹寺幡出,前村砧杵鸣。

野寺日欲落,晚林烟自生。


霞文明远水,鸦点背孤城。


酒尽无闲酌,茶粗得老烹。

滩声已悲秋,涧色犹藏春。


驾言东山游,缅彼千载人。


使君平阳意,客至但饮醇。

芳草平原极望空,一尊绀殿与君同。
千畦醉踏松杉影,万马骄嘶苜蓿风。
白日悲歌徒似侠,青春说剑更谁雄。
支瓢不惮远,东谒泰山君。
河带泠泠水,松栖片片云。
玉书窗下诵,金策月中闻。
数峰回抱隔烟林,一簇招提十里深。
只合步行寻石径,不宜呵喝入松阴。
遥分画手援毫意,暗起诗人得句心。
诸君诚喜余,不惜导幽骋。
渡江行十里,果造远人境。
兹村信深僻,水裹山以亘。
羽人脱屣去,古洞留嵌岩。
白云亦世态,随风蜕其缄。
石饴已何许,谁能味其甘。
我爱山园好,芳堂隐薜萝。
野云栖不去,风叶扫还多。
暂憩忘城郭,长谣咏涧阿。
一径盘云叠翠峦,晚风吹送客衣寒。
檐前万井攒青霭,树底千帆照碧湍。
僧定忽闻猿果落,梵音初散鹤巢安。
石洞风和草色深,等闲笑侣一登临。
眼前红劫自来去,尘外青山无古今。
玄谷月明云鹤梦,碧潭春暖水龙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