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家家门外庐山路,唯有夫君乞假游。


案牍乍抛公署晚,林泉已近暑天秋。


海潮尽处逢陶石,江月圆时上庾楼。

古屋萧萧卧不周,披裘起坐兴绸缪。


千山月午乾坤昼,一壑泉鸣风雨秋。


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

行非为客住非家,此去庐山况不遐。


要见南朝旧人物,池中唯有白莲花。

闻道庐山横广泽。
晴空万顷波涛白。
上有至人营窟宅。

庐峰天外丽清晖,金削芙蓉合翠微。


石镜倒明华顶曙,香炉遥絓瀑泉飞。


谪仙吟处苔应没,惠远门空客到稀。

路经湓浦叹匆匆,不及从君访远公。


忽见庐山真面目,在君二十一时中。

前年我亦到庐山,杖屦烟霞缥缈间。


万里东归如倦鸟,不知飞过只知还。

松桂烟霞蔽梵宫,诗流闲去访支公。


石堂磬断相逢夜,五老月生溪影空。

庐山多胜景,偏称二君游。


松径苍苔合,花阴碧涧流。


倾壶同坐石,搜句共登楼。

欲游庐山恨不遍,游子先须两脚健。


山中浪走不知方,逢人问路空彷徨。


人言五老山水窟,半是神仙半是佛。

清谈得子夜已中,彼此历叙平生穷。


知子曾为四明客,亦曾献赋明光宫。


万人海里不相逢,狂游却向江城同。

依违春梦破,悲壮晓鸡鸣。


旅舍邻淮士,家书附递兵。


东风吹浦树,落月下江城。

匡庐镜影落鄱湖,照见禅心澹若无。


波上一杯才问渡,云间五老已相呼。


白莲净社空闻梵,红杏仙家剩几株。

上真应御白云闲,肃立香霏玉殿寒。


五百年中今应运,愿还中土汉衣冠。

绕砌流泉响佩环,翘鸱宫殿隐仙山。


老难遍踏山中胜,且看轻云薄雾间。

双阙重城到几回,两游千里忽浮杯。


黟江春水浅深绿,庐岳夏莲倾倒开。


谢守同翻贝叶字,汤师独占碧云才。

南北周庐阜,东西遍九华。


宴安无鸩毒,痼疾有烟霞。


淡薄村村酒,甘香院院茶。

上尽诸峰地转平,天低云近日多阴。


古来南北通双径,此去东西启二林。


虞世南碑从泯没,白居易序合推寻。

十日顽阴不见山,山中一夜雪封庵。


伊予的有寻山分,日照北窗云在南。

尘世难逢笑口开,菊花须趁此时栽。
西风且莫频吹尽,恐有东篱旧主来。
遥望匡庐紫气开,芙蓉天畔倚云栽。
重阳不尽登高兴,飞上千峰归去来。
满城风雨菊初开,知是东君着意栽。
莫待明朝花冷淡,清香留待故人来。
九日云浓拨未开,黄花从此不须栽。
多情恐负龙山约,犹遣青州从事来。
每忆匡庐费远寻,今朝信马恣登临。
江湖日夜浮天地,吴楚风烟变古今。
人爱秋声诗味淡,云移山影酒杯深。
彭蠡隐深翠,沧波照芙蓉。
日初金光满,景落黛色浓。
云外听猿鸟,烟中见杉松。
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
亦知二者古难并,到得九江吾事足。
庐山偃蹇坐吾前,螃蟹郭索来酒边。
家山岂不好,更欲访庐君。
应意麋鹿友,其如鸿雁群。
江湖秋渺渺,道路雨纷纷。
诸峰霭遐瞩,上与箕斗近。
西风吹人衣,萧然无畦畛。
烟霞入诗句,欲吐初未忍。
飘然庐岳去,破衲共枯藤。
此地山林胜,令人肌骨清。
莲开千柄雪,瀑挂一条冰。
平生爱庐阜,此日得攀缘。
纵目乾坤外,游心混沌先。
九江仍旧派,五老未华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