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西岩泉落水容宽,灵物蜿蜒黑处蟠。


松叶正秋琴韵响,菱花初晓镜光寒。


云开星月浮山殿,雨过风雷绕石坛。

名山久别几经春,纷壁留诗墨尚新。


中宿偶来成信宿,问津多恐是迷津。


孤峰翘首云千叠,两地归心月一轮。

病躯未去心先去,筋力无加却有加。


七尺乌藤伴形影,一条白练入烟霞。


灵湫镇日倾盆雨,顽石当阳散宝花。

山色溪声无远近,林光潭影互交加。


密云触石成疏雨,孤鹭迎风散落霞。


坐久三衣疑浣雪,凭高双眼易生花。

远近游踪分不分,峡江水接粤江濆。


林间独鹤能无梦,天上双凫自有群。


古寺飞来空想像,雨花散去任缤纷。

却忘世路有平陂,白石苍苔似布棋。


天籁响来人籁寂,五言禽和七言诗。


奇峰隔水呈三面,斜日衔山露半规。

白头僧住白云村,老树根烹老菜根。


斸断松虬开小径,移来石虎守空门。


名山往往迟双屐,浮海区区负一樽。

县衙冷似数家村,方外多情是夙根。


点检道书知福地,提携琴鹤到山门。


花边雨过收棋局,席上诗成罢酒樽。

耳闻旧社长蒿莱,寂寂三堂昼未开。


猿掷馀桃鸣石磬,鸟衔腥食立香台。


百年流水心俱远,一片闲云去不来。

榕堂旧别忆何年,忽漫相逢古寺边。


白首不堪同草木,青云还许到林泉。


茶香静发烟霞气,诗句平分水石缘。

星冠绿发紫霞裳,诗卷仙经在锦囊。


到处名山堪采药,还如野鹤不赍粮。


归猿欲探千年洞,驱石应骑五色羊。

七十二峰相对奇,绿潭疏影湛涟漪。
桂薰萧帝龙舒碣,竹采轩辕阮隃枝。
梅信先春传庾峤,潮痕经宿落天池。
帝子云栖去不回,短筇今见石堂开。
虚岩鸣磬潮音回,客路凭阑暮景催。
风雨光中珠殿出,藤萝阴里玉环来。
中天飞下青芙蓉,峭壁巉岩千万重。
仙境霞明金错落,洞天云露玉玲珑。
古藤乱系将崩石,老桧双扶欲堕峰。
端水无山不接天,一丘殊爱足周旋。
寒林抱石分幽路,断壁奔泉出绿烟。
禅室桃花应悟后,仙源灵药岂知年。
倦客欲休息,驱车问灵境。
谷口采樵人,指是飞云岭。
古洞响寒泉,高峰明返景。
横塘富花柳,杳杳镜中行。
楼观朱涵壁,洞天珉掩闳。
林深暮云合,地僻夏寒生。
扳萝蹑蹬入苍烟,画里风光看不全。
寺说飞来还似幻,景当逢处都疑仙。
悬崖岚锁欲无地,古洞云归别有天。
旅次维舟傍翠岑,穷幽策杖赋登临。
烟笼古木元关寂,风扫残红野径深。
客过柴扉云满袖,僧敲禅磬月归林。
飞云天不远,乘兴岁将除。
雨冻河山合,风高草木疏。
路从千嶂迥,归及五更初。
曲涧泻春泉,寒松带晚烟。
半云侵客座,斜日落渔船。
风细岩花静,月明山色鲜。
寺古老于树,云深鸟道微。
钟鸣群兽走,风送片帆飞。
拄杖青崖抹,丹心白日驰。
白发闲无事,招携峡上游。
友生千古意,吾道一孤舟。
云静僧归洞,山空月满楼。
五月名山雨,萧萧松桂秋。
亭虚凉籁入,涛怒乱帆收。
阿阁名丹凤,沧波问白鸥。
十年几度飞来寺,今日重登倍爽神。
榻倚翠岚僧入定,树悬苍壁鸟窥人。
檐间果落虚堂暮,竹底泉香碧涧春。
两年三度过飞来,识面攒眉祇古台。
商舶不闻钟梵去,渔灯仍傍鹭洲回。
功名绊迹心弥淡,儿女关情梦亦哀。
飞来梁寺倚峰头,福地今看岭外收。
千嶂坐当青霭合,一江遥瞰碧湾秋。
楼间帝子空留蜕,岩畔高僧忘狎鸥。
两崖丛霭翠氤氲,到访诸天挹紫氛。
曲径树啼山寺鸟,几重门锁比邱云。
泉穿僧舍涓涓细,松带昙香隐隐闻。
寻真直上半云亭,曲径花深路窈冥。
人献旧环猿啸雾,僧敲清磬石谈经。
色身未了三生劫,功业无成两鬓星。
千岩万壑白云连,展步高登第一巅。
帝子腾空卓锡地,白猿归洞献环年。
天根有窟堪舒咏,佛法无胎总在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