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旧为湖心寺,湖中三塔,此其一也。
明弘治间,按察司佥事阴子淑秉宪甚厉。
寺僧怙镇守中官,杜门不纳官长。
碧草河西水上亭,和烟和月复空冥。
芙蓉曲断金波冷,杨柳姿深天外青。
涌夜何人吟落木,春江一望却侵星。
横洲送我忽俱还,四顾无边已惨颜。
雪浪撞天吞几子,炮云将雨起西山。
一声霹雳从空下,万丈金蛇掣斗间。
旧闻莼生越之湘湖,初夏思莼,每每 彼采食;今西湖三塔基傍,莼生既多且美。
菱之小者,俗谓野菱,亦生基畔,夏日剖食,鲜甘异常,人少知其味者。
余每采莼剥菱,作野人芹荐,此诚金波玉液,清津碧荻之味,岂与世之。
同舟自古无胡越,南北东西路不同。
不问宫亭借如愿,只求四面与分风。
吹落清香缥缈风,楼台仿佛水边红。
人间谁是丹青手,画取春湖细雨中。
积雨凝宿阴,寒冰结湖背。
鸥鹭不敢前,龟鱼各潜晦。
敲冰得湖心,鼓棹作澎湃。
风吹野火火不灭,老鸮夜啼山鬼泣;
菰蒲秋晚暗汀洲,断树残枝不堪折。
苏公堤上衰草黄,愁云惨淡锁垂杨;
家家夜雨鸣砧杵,处处秋声欲断肠。
空有好花簪不得,万条弱柳垂金色;
红尘埋杀合欢枝,春风自解同心结。
买酒西泠,正萧萧雨歇,白羽风净。
别浦喧禽,长堤无柳,六桥空带烟暝。
采菱歌静。
鼓吹喧阗一望遐,湖头云日乱蒹葭。
三千船舫家家月,四百楼台寺寺霞。
桂影荷香迷越客,竹枝桃咏醉吴娃。
千尺晴虹架彩斿,阑干三百大堤头。
缤纷冶女迷花到,杂沓王孙戏草留。
玉管竞催明月上,金丸时遂暮云流。
绝顶浮图出化城,扪萝如蹑太空行。
孤标突兀神光现,七级玲珑妙相呈。
大海云霞频幻色,平湖日月递生明。
兀立中流四望奇,谁开丈室枕涟漪。
云埋洞口呼猿日,雪拥湖头放鹤时。
丛桂作花犹满砌,疏梅横萼迥当篱。
鹫岭西来梵刹重,长松落落倚芙蓉。
千林夜涌涛声出,九陌晴飞露气浓。
翠盖中天巢鹳鹤,苍髯匝地舞虬龙。
百尺金身峭壁前,三峰云气屹相连。
浑疑竺国诸天坠,绝胜秦城太华悬。
随处法身分翠竹,无穷妙相示青莲。
突兀空明架紫苔,纷然龙象凿瑶台。
昆仑一柱从天下,滟滪孤根拔地来。
飞到岂缘夸氏力,削成庸假巨灵材。
十尺嵬峨岳降神,当年横槊徇边尘。
中原万姓遮留日,绝徼全师恸哭晨。
阴雨旌旗朝上帝,春风笳鼓酹游人。
万顷寒波荡瀫纹,朱帘十二挂絪缊。
阑干尽压鱼龙窟,箫鼓长惊雁鹜群。
山色四围晴拥雾,湖光八面夜飞云。
画栱雕甍势欲翔,居然台殿到清凉。
三天竺色全窥户,九里松阴半入廊。
杭人佞佛,以六月十九日为佛诞。
先一日,阖城士女皆夜出,进香于三竺诸寺,有司不能禁,留涌金门待之。
余食既,同陈氏二生霞轩、诒孙亦出城荡舟,亦出城荡舟为湖游。
落残明月照湖心,小艇扬波荷气深。
谁能一枕华胥梦,占得其清无暑侵。
长飙撼石应真洞,净慈高绝南山阴。
玉函亭子水仙栖,面面雕阑着水齐。
云树迥悬三竺路,绮罗斜带六桥堤。
飞花往往随风度,好鸟时时隔岸啼。
弦管四围缭绕,楼台三面参差。
山色喜晴喜雨,湖光宜酒宜诗。
祗林一叶陨秋霜,回首沧洲泪两行。
几上残经尘已暗,箧中遗稿墨犹香。
云迷圆泽三生石,月冷维摩十笏房。
宾客醉时听玉漏,梁尘飞处落金钿。
惊看节序黄花后,坐对尊罍绿草前。
沙溆通寒气,阶基落涨痕。
孤城春水岸,归鸟夕阳村。
幽香莼菜艇,清境藕花寮。
雨气连云暗,山光隔浦遥。
湖波浩渺无穷绿,寺屋高低不计层。
诗老新吟工恼客,使君馀暇得陪僧。
一炷残灯何熠煜,半檐衰柳故崔嵬。
谬持微禄知无补,未谢馀缘得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