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绝壁寒云外,孤亭落照间。
六朝流水急,终古白鸥闲。
树暗江城雨,天青吴楚山。
江东王气已全枯,岂有重兴赤伏符。
半夜秋风出灵谷,千船军火窜焦湖。
孤生逐日空三足,碧血沉渊尚一壶。
危矶屹立与波争,何处飞来以燕名。
万古羽毛苍藓润,一生饮啄大江清。
登临自有凌霄意,览眺宁无吊古情。
去岁相过日,朱帘正上钩。
双双如旧识,一一话离愁。
留为荷花夏,归因梧叶秋。
为忆青楼春望违,美人应泣燕于飞。
可怜红粉俱销尽,不见人归见燕归。
沧江万顷护朱栏,龙虎千年紫气盘。
壑暝香烟藏窈窕,月明笙鹤下高寒。
旧雌有众雏,新雌来杀之。
蒺藜刺中肠,并死无一遗。
持筸逐娼鸟,恶土污人衣。
宝瑟凝歌绕珠箔,流苏结带黄金索。
翠红香里宿鸳鸯,春风人间无此乐。
杏梁尘暗麝兰篝,黛锁眉峰掩画楼。
燕子矶头老燕飞,阅穷金舄与绯衣。
几人解绂归山后,白发重来上翠微。
石上扫云归碧落,松枝作字蘸红泥。
书成半壁龙蛇幻,风雨惊人四望迷。
细雨羊肠道,秋风燕子岩。
滩声三峡壮,栈路五丁劖。
瀑落云常湿,天低石欲嵌。
白杨红粉久成灰,我向城西访古回。
葳蕤锁落已千秋,当日无人燕燕愁。
被冷香消霜月夜,我来无梦亦登楼。
多情燕子真痴绝。
凭他做就鸳鸯结。
决策净胡尘。
夜色凄其水气寒,怒潮风急拍天宽。
可怜燕子矶头月,多少愁人倚棹看。
西曹日休暇,出郭偕所欢。
朝云结轻阴,微雨洒缨冠。
历石乃澄霁,始惬昭旷观。
丹崖峭壁欲回澜,直插中流作柱看。
影落江心疑燕度,根连钟岭隐龙蟠。
逍遥尽日机全息,花鸟逢春兴未阑。
宝阁重登酒半阑,相逢春色映层澜。
飞矶岂学衔泥燕,近水常留折苇滩。
日送花阴侵座入,夜耽棋局把杯弹。
叹一年一度此淹留。
软语话温柔。
傍雕梁绣户,惊人好梦,故蹴帘钩。
停针无语倚妆台。
花信费疑猜。
山桃未破,海棠犹睡,林杏初开。
江天忽无际,一舸在中流。
远岫已将没,夕阳犹未收。
自怜为客惯,转觉到家愁。
芳水戏桃英。
小滴燕支浸绿云。
待觅琼觚藏彩信,流春。
呢喃不听一年馀,又见双飞向竹庐。
翻笑人间湖海客,重来仍占故巢居。
肠似江流日九回,经年不见雁书来。
玉颜自昔多尘土,莫恨昆明有劫灰。
香袅金炉一缕烟,薰栊斜倚更潸然。
霓裳舞罢歌钟歇,虚却楼头月几年。
燕有空巢树有霜,楼前梧叶满银床。
一从剑履归东洛,离恨空随濉水长。
燕子孤飞眼乍新,睢阳风日可怜春。
细推湖海同为客,漫住亭台莫避人。
穿垒衔泥终物性,南来北去任天真。
岷峨万里,见渺渺、水流东去。
指远近关山,参差宫阙,起灭长空烟雾。
南望沧溟天边影,辨不出、微茫尽处。
扬子江南燕子矶,杨花燕子一时飞。
六朝人物空流水,两晋山川尽落晖。
草色远迷瓜步去,潮声暗打石头归。
忽看海岳净氛埃,与客攀欢上钓台。
水到湓城帆影没,月横淮甸雁声哀。
烟笼远树留残照,石漱寒潮长绿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