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溪深不须忧,吴牛自能浮。


童儿踏牛背,安稳如乘舟。


寒雨山陂远,参差烟树晚。

南村牧牛儿,赤脚踏牛立。


衣穿江风冷,笠败山雨急。


长陂望若远,隘巷忽相及。

野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鼻之柔也,以绳牧之。
心之柔也,以道牧之。
纵而不蹊人之田,其谁早服之。

函关只有一穰侯,瀛馆宁无再帝丘。


天极八重心未死,台星三点坼方休。


只看壁后新亭策,恐作栘中属国羞。

千里烟草绿,连山雨新足。
老牛抱朝饥,向山影觳觫。


犊儿狂走先过浦,却立长鸣待其母。

朝与牛出牧,昼与牛在野。


日暮穿林归,长笛初在胯。


面尾骑且吹,音响未成雅。

牧牛儿,远陂牧。
远陂牧牛芳草绿,儿怒掉鞭牛不触。


涧边古柳南风清,麦深蔽日野田平。

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
共拈短笛与长鞭,南陇东冈去相逐。


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唯我知。

牧牛儿,放牛莫放涧水西,涧水流急牛苦饥。
放牛莫放青草畔,牛卧得草儿亦懒。


儿懒随牛莫着鞭,几年力作无荒田。

一童纵牛眠柳阴,一叟渡牛陂水深。


此眠定无南柯梦,此渡不忧人鲊瓮。


蓑风笠雨开荒寒,是谁幻化生毫端。

树叶醉霜秋草萎,童驱觳觳涉浅溪。


一牛先登舐犊背,犊毛湿湿犹未晞。


一牛四蹄俱在水,引脰前望喜近堤。

闲吹芦叶应村讴,贪弄山禽忘却牛。


原草青青陂水绿,莫令文绣感庄周。

禅客观心如牧牛,人牛两忘心即休。


恰如牛上小童子,百虑不关神自由。


黄桑贯鼻素丝索,水浅莎长草衣薄。

桃林地瘠奈牛何,此日周王已止戈。


芳草平原春万里,牧童能唱太平歌。

软草丰苗任满前,苍然觳觫卧寒烟。


直饶牧得浑纯熟,痛处还应著一鞭。

牧儿三尺棰,乌犍唯所使。


吻渴不及泉,奔逸顾乃尔。


大德在顺情,民物同一理。

牛背泽且适,牛肩高嶙峋。


登之挽其角,欢如就文茵。


原草被雨绿,芳树夏叶新。

清晨跨牛出,日暮吹笛归。


草野不逢人,田乌相逐飞。


山中有风雨,蓑笠莫教迟。

牧子食牛牛性驯,一鞭斜日过平津。


如何跃马金鞍客,不及逍遥垄上人。

天寒放牛迟,野旷风猎猎。


独来长林下,吹火烧山叶。

日夕山气昏,独归愁路远。


犹恋草青青,迟回下前阪。

风雨满轻蓑,骑牛逐处过。


春来晴景少,烟草四山多。

滚滚长风起,飘飘一笠吹。


回头看寥廓,失手堕羁縻。

向晚雨来急,出山牛步迟。


侬家隔溪住,阿母望时归。

野性自驯扰,不烦施棰鞭。


东皋新雨足,日上种春田。

流水苍烟绿树坡,青山牛背饱经过。


生平尽有安排处,辛苦齐人扣角歌。

中园有树葵,大田亦多稼。
牧人急曳牛鼻回,恐尔践之邻父骂。


何时睡起两相忘,吹笛西风柳阴下,青山白日秋潇洒。

返照在高树,归牛度曾坡。
一犊牟然赴其母,老牸反顾情何多。


牧儿见之亦心恻,人间母子当如何,日暮倚门乌尾讹。

我有折角牛,放在前山麓。


山瘦石棱棱,岁月老觳觫。


掺掺过百指,仰此种田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