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城傍林壑远嚣尘,卜筑当年隐上真。


玉几金床三岛胜,琪花瑶草四时新。


袛疑平地探灵境,不识前身是主人。

新开灵窟起何年,旧号青城小洞天。


千古山川留胜迹,一时名字证真缘。


丹台晓落绵江月,石室春浮宝树烟。

酒酣璚液唱游仙,万树桃花引去船。


路绕潺湲千涧水,岩开混沌五更天。


云根白积峰头雪,松火青飞洞里烟。

白鹤青松下,岩栖未定居。


琴弹梅渚曲,扇作蕺山书。


巾屦游秦徼,风烟过楚墟。

玉砚生云气,一缕缠绵,转眼空花误。
去此经年,茫茫多少离绪。
纵访遍、青鸟天涯,镇不料、瑶台迟暮。

双林三径百花天,有客寻幽兴更偏。


杖履他乡娱一日,晨昏子舍别多年。


三山已觅安期枣,一叶同乘太乙莲。

何梦遭逢翰苑仙,高谈刻烛胜经年。


光涵月落洞庭里,清过风来杨柳边。


桃李几年怀夙愿,天涯今日结良缘。

步出山门日已西,昏鸦寒并隔巢枝。


更寻陈迹穿阴洞,藓壁关真屈径奇。

防意由来似守城,涧潢洁祀及良辰。


命名犹念记闾史,学道粗知存谷神。


欲诵蓼莪心楚怆,愧投木李句清新。

久客逢春强自慰,京华旅食六年过。


死亡无及家空在,衰病难袪老柰何。


五轮载书归颖曲,百钱随杖步蒙阿。

故乡王屋比瀛州,足迹中年未一游。


玉华岭南千万里,几时飞舄到峰头。

碧嶂层层玉洞秋,云烟缥缈似丹丘。


只应与子携琴去,共住仙人十二楼。

斜日千峰生缬斑,凭高饮酒未知还。


百年寒暑朱颜变,万古兴亡白鸟闲。


野叟岂知酬令节,高人从昔爱名山。

大禘天香出内宫,孝思兴老总无穷。


百年礼乐行三献,一代箫韶起半空。


使者引班云气里,女仙摇佩月明中。

若兰臭味醉心香,几度逢秋几断肠。
每欲葭苍还倚玉,那堪露白又为霜。
独钟我辈情千缕,所谓伊人水一方。
玉楼云淡晓光浮,中有飞仙驾鹤游。
紫阳仙子名玉华,珠盘承露饵丹砂。
转态凝情五云里,娇颜千岁芙蓉花。
紫阳彩女矜无数,遥见玉华皆掩嫭。
玉华山如玉笋开,屋连华盖张三台。
道士开坛礼北斗,九仙嶂下訇清雷。
是时玉皇正宣敕,命我老人寿南极。
十年同学在,半笠到西山。
独念相思苦,都忘行路难。
风生云影碎,雨过水声潺。
镡剑多名山,䆗窱富岩洞。
真灵所窟宅,倏诡等凿空。
金羊立而娭,石蜧蟠且羾。
寻山玉洞幽,缥缈上飞楼。
冷翠常疑雨,空岩总似秋。
石坛延鹤驾,云海望麟洲。
天阶寻玉华,风急云叆叇。
欻忽堕坎窞,踯躅鱼龙背。
万石纵复横,意如敌所忾。
一径入云壑,游人高下行。
绿萝垂绀幰,屏壁削层城。
山气蒸衣湿,松风洒面清。
玉华山来自何处,巉巉拔立陵紫烟。
上有干云切霄之苍松,下有迸崖漱壑之清泉。
长河西来啮山足,燐火白日明峰巅。
玉华山形郁崷崒,白昼莽苍常生烟。
近村百家湿翠黛,阴崖千尺淙寒泉。
山根宛转抱河曲,河流倒影浸碧巅。
殿阁依山古,寻春闲客行。
谁知唐帝馆,今在梵王城。
禾黍伤时变,松篁入夜清。
玉华山谁穷远近,百里回旋势方尽。
削成苍玉倚青天,气象轩轩独奇俊。
黄河哮顑摧昆仑,一峰飘落如龙蹲。
洞南石燕接灵龟,狮子峥嵘气与齐。
碧眼方瞳人不识,三山正在玉华西。